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官网网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初审通过品种公示

发布时间: 2025-07-17 19:22 信息来源: 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 浏览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农业植物新品种命名规定》,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初审通过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5种主要农作物187个新品种的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其中小麦新品种45个、水稻新品种9个、玉米新品种66个、棉花新品种62个、大豆新品种5个。公示期为30日(自2025717日至2025817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材料形式向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异议人须用真实姓名,提供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同时本人签字;异议单位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

址:乌鲁木齐市钱塘江路453号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自治区海南良种繁育工作站)

编:830006

联系人:赵素琴

联系电话(传真):0991-5814252

附件:1.2025年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初审目录(第一批)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组二次会议初审通过品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25717

附件1

2025年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初审目录(第一批)

水稻

序号

品种名称

选育单位

申请单位

品种来源

1

新粳8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秋光/华香稻)/沈农265

2

新粳9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88-10/秋田小町

3

新粳10

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

7(五优稻1/吉粳101)系选

4

新粳香2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长粳香×腾系144

5

新粳香5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1827×花118

6

新粳香8

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吉宏6号系选

7

新粳伊3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91-8×秋田小町

8

新粳伊4

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88-10×核粳1号(长白17×小町)

9

新粳11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V7-1×2011XW-220

小麦

1

新德麦88

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KY2138/NKY2018

2

核春415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春37/宁春20

3

垦春2002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08-23/2005-64

4

粮春1832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09Z/1096//新春26

5

旭麦1

巴州旭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巴州旭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新春17/CM14-8

6

粮春1773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09J/53//9926

7

新粮609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冬18/09-1226

8

新粮805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矮败小麦//新冬20/08/N6204/济南17/9507/06/6267

9

兴木1831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春26/宁春39//宁春4

10

奇春13162

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春25/无芒春早

11

航麦213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G147/6009

12

金石农2

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石河子开发区金石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石河子开发区金石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F31740/20-12

13

石冬1290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冬48/新冬41

14

垦冬13154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5316/垦冬002//新冬51

15

金丰源麦2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喀什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荃银棉都种业有限公司

新冬33/舜麦1718

16

新粮806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07/5013//京冬11

17

ZLM16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9-16/2000-11

18

粮春1907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春18号为母本,高代材料P03J1/34为父本

19

核春5148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春17为母本35ESWYT-109为父本

20

粮春1826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春18号为母本,新春27号为父本

21

核春66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额敏县维特原种农业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额敏县维特原种农业有限公司

新春17为母本46IBWSN-72为母本

22

兴木1908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春29/YL15

23

九圣禾C605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08JSH/1226/新春27

24

兴木2002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XN1376/N2038

25

粮春1934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春18号为母本,新春37号为父本

26

新粮206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冬22/96002-4-15

27

兴木2123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石冬8/125

28

垦冬191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垦冬04(71)/石新618//2006I/11-1-3

29

新粮807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01/4486*01/J11

30

新粮808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冀麦30x07/N6263

31

邯生黑麦1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以邯56045X1/03Z4-439

32

新德麦26

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KY223/NKY366

33

中鲁麦19

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11/1019

34

SYZ14206

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

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

新春6/10077

35

硕春1

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

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

宁春4/宁春39/新春22

36

核春514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昌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春37/CM14-6

37

九春424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春29/217

38

黑麦19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2-2/黑麦11443

39

九圣禾C603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N19S/宁春4

40

兴木1814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09C16/C-50

41

兴木2110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5-13-5/105

42

新粮207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冬22/豫麦13

43

垦春1691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FY13-1×新春45

44

核春5244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色盛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色盛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春17号×34ESWYT-24

45

金春189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

3388/农麦2

玉米

1

71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新疆润禾元农业有限公司

7440×辽7702

2

源田0343

新疆源田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源田种业有限公司

CY11×D1W4

3

新引KWS7461

KWS SAAT SE & Co. KGaA

新疆润禾元农业有限公司

KW9F604×KW6F576

4

源田0312

新疆源田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源田种业有限公司

YT-03×D1128

5

C3288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D9121Z×HCL645

6

华西828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H1806M×京17

7

金粒1952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M-12×JL152

8

禾山196

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MDM×HMD1)×HS505F

9

华博715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P023Y1×A009

10

利合1058

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

MBB407×LB15-H3

11

金粒1981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M-8×JL112

12

金粒216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M-226×JL111

13

金粒1982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M-6×JL116

14

斯泰106

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F16666×HM12111

15

泰沃1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BM1211×HZ711F

16

粒米特1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HMHD753×HD1701

17

兴早606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XH1701×XH1702

18

尚玉8

新疆尚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尚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SH7M703×SH7AM

19

科沃0963

KWS SAAT SE&Co. KGaA

新疆华夏农业有限公司

KW4XE1981×KW7X1431

20

博远508

新疆昌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昌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JW204×JW135

21

宏景249

新疆宏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宏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h058×h067

22

宏景265

新疆宏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宏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h045×h087

23

九玉禾751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DF03×D8032

24

新农育200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自1461×新自2742

25

新农育2002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自1314×新自3884

26

运禾917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53-45×HZ7FC13

27

J75

浙江农林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襄阳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农林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襄阳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HWF009×HWF030

28

美香甜909

昌吉市兴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昌吉市兴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414×F831

29

香甜528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414×Lbsh2

30

XFZ1001

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ZL100×ZL1A

31

1215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F3001×F3002

32

XF2156

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XF753×XF867

33

XF2110

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MH1M/HGY1M×XFH5F

34

KWS2163

KWS SAAT SE&Co.KGaA

新疆华夏农业有限公司

KW4MM1655×KW7M1003

35

科沃036

KWS SAAT SE&Co.KGaA

北京科沃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KW4FP1579×KW7FP1742

36

JFY661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JFY68×JH3

37

JFY664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JFY692×JL84

38

金粒208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M-1208×JL155

39

粒粒金223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81F×H2M

40

九圣禾323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LY513×LY2311

41

XF2101

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XF12M/GY1M×XFZ1M

42

XS9056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WF糯×F304

43

垦甜030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01×甜02

44

金甜512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H4114×HL3

45

黑糯808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A330×DHN01

46

祥甜003

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618×F836

47

祥爆7

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XFB07×BB5

48

Q201173

新疆佳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佳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Q11×Q73

49

华西919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H4601×X010

50

金博士918

昌吉市金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昌吉市金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W127×W445

51

博科221

新疆九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九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KB0035152×AJ719003

52

XL2021

新疆西域绿洲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西域绿洲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L19134×L19135

53

1216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FL20-011×FL20-012

54

1217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FL20-017×FL20-018

55

1219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FL20-035×FL20-036

56

广科玉633

新疆广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广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GMA121×GFT210

57

广科玉559

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LZ018×MS055

58

MKL555

昌吉市麦科莱农作物品种测试有限公司

昌吉市麦科莱农作物品种测试有限公司

DRT1×FGJ32

59

MKL366

昌吉市麦科莱农作物品种测试有限公司

昌吉市麦科莱农作物品种测试有限公司

L3828×M1236

60

杰农624

新疆杰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杰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J58B×N136

61

新农育500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自8815×新自6321

62

HC1607

新疆禾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禾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M1824×F001

63

登海2101

昌吉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昌吉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CL75×DH5831

64

登海2107

昌吉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昌吉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337×DHX5263

65

七彩184

新疆七彩农业有限公司

新疆七彩农业有限公司

QZCY111×6CZCYDB

66

杰农832

新疆杰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杰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JM34×NM67

棉花

1

石研2

石河子农业科学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院

H1×481

2

新农早134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FY226×FY4086-6

3

新石杂25

石河子农业科学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院

19-51×43-2

4

石研1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ZB-1×08-2

5

石棉研4

石河子农业科学科学研究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科学研究院

H8×Y10

6

庄稼汉201

石河子市庄稼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石河子市庄稼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H8×庄2

7

新棉830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陆中46号×K3887

8

HY80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0810×0826

9

塔河13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TK-6×11A-5

10

塔河10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2-2×T-3

11

良鑫1

尉犁县良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尉犁县良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390×04-38)×豫668

12

中鲁花167

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SD66×HZ13

13

金棉6号(JK626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287×H038)F1×J1286

14

金棉5(JK625)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陆中68号×(J1185×J202)F1

15

Sss170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巴州禾春洲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巴州禾春洲种业有限公司

K301×BP1

16

鲁泰C1801

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467G×丰海3

17

元龙37

新疆溢达科技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新疆溢达科技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新海54号×新海34

18

长丰17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CF1017×新海14

19

863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012×棕071

20

博彩2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ZB1092×棕14-2

21

新石选193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A/NY-7//03Y-1/62

22

新垦M2085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115-23/CIL122

23

石农4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石K10×新石H4

24

HY192

新疆闫氏德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闫氏德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Y201×早61号选系

25

金早12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SF169*(4433*sw2-45)

26

锦棉88

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zc606*L032

27

QS19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QS2012-2×ND012

28

中棉所6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9018×zGK9708-41

29

新陆中109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41962×巴13222

30

新棉121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

AW1001×A0866

31

塔河107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TH-314-151×K-412

32

阿农海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海36号×10-152

33

金海1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海 21 号×金丰 1365

34

锦絮7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海30号×自育品系C2082

35

阿农海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海36号×10-176

36

锦絮6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海26号×自育品系H3551

37

鲁泰C1901

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海25X323G

38

阿农海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海32号×07-372

39

金垦棕18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垦棕5/H64

40

石彩25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石彩16/新石选122//石彩17

41

华彩109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

C301(棕)×新石选12-1

42

博彩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Y158-1×棕9-1

43

中彩105

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新疆彩色棉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新疆彩色棉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彩棉25号×白7215

44

五师176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Y64-3×丰凯2002

45

金丰20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J206-1×J1202

46

源棉2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陆中9号×源棉367

47

华棉2

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陆中9号×中棉35

48

元龙42

新疆溢达科技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07-152×DJ-07-109

49

锦絮5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H13025×H11679

50

鲁泰686H

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572Q×新海14

51

长丰21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CF095×新海36

52

九棉201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棉优C04×九棉研C14

53

五师187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五师15-8/Y132-8

54

九圣禾M1115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辽棉35/九棉研Z26

55

新农大棉28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农大棉4号×08252

56

金早24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K62×55-16

57

富全87

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92×ZX109

58

源棉23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陆中9号×中棉所35

59

锦絮16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自育品系KY1132×自育品系Q155

60

金海5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新海17号×金丰3502

61

锦絮8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自育品系3371×自育品系122

62

锦絮15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自育品系4319×自育品系15011

大豆

1

新农豆2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吉育88×铁04B1-15

2

新振豆15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MS1×新大豆23

3

新振豆7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

吉育86×新大豆8

4

合农138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合丰55×合农71

5

新振豆8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九农25×公交93142B-28

附件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组二次会议初审通过品种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秋光×华香稻)×沈农26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4天,株高95.9cm左右,株型紧凑,半直立穗型,平均穗长15.0cm,平均穗总粒数115.7粒,结实率94.1%。谷粒半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5.2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分蘖率一般。出糙率81.7%,精米率73.4%,整精米率67.3%,垩白粒率5%,垩白度1.6%,直链淀粉16.3%,胶稠度60mm,粒长5.2mm,粒型长/宽比2.2,透明度1级,碱消值6.6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区试平均亩产784.0kg,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4.1%2022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93.1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7.4%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25%氰烯菌酯+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9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810X秋田小町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7天,株高100.7cm左右,株型适中,分蘖力一般。散穗型,平均穗长18.9cm,平均穗总粒数127.8粒,结实率90.8%。谷粒半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7.4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3.4%,精米率74.0%,整精米率66.9%,垩白粒率8%,垩白度2.8%,直链淀粉17.0%,胶稠度70mm,粒长5.7mm,粒型长/宽比2.2,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二级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区试平均亩产785.3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4.5%2022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81.5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5.8%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25%氰烯菌酯+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10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7(五优稻1X吉粳101)系选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9天,株高102.1cm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散穗型,平均穗长18.5cm,平均穗总粒数143.0粒,结实率91.0%。谷粒半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3.9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2.9%,精米率74.2%,整精米率68.0%,垩白粒率12%,垩白度3.4%,直链淀粉17.0%,胶稠度70mm,粒长5.3mm,粒型长/宽比2.3,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区试平均亩产796.1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6.1%2022年自治区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803.2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9.0%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用25%氰烯菌酯+咪酰胺浸种72h后催芽,亩播种量6kg5月上旬插秧。栽培密度:机插秧株行距30×1012cm,手插秧25×15cm,每穴45苗。施肥: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追肥尿素2030kg。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水促蘖,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浆期浅水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预防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香2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长粳香×腾系14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4天,株高117.8cm,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散穗型,平均穗长21.9cm,平均穗总粒数86.4粒,结实率91.9%。谷粒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9.8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性一般.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4.3%,精米率73.7%,整精米率58.8%,垩白粒率23%,垩白度4.2%,直链淀粉15.9%,胶稠度63mm,粒长6.6mm,粒型长/宽比3.1,透明度2级,碱消值6.6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年察县水稻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669.2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减产4.1%2020年察县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08.5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减产2.4%;两年平均亩产688.9公斤,较对照农林315减产3.3%2021年自治区区域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46.6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7%2022年平均亩产674.8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5.4%;两年平均亩产710.7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05%2023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68.7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该品种保温育苗插秧栽培一般4月初育苗,5月初插秧,7月下旬至8月初抽穗,9月下旬成熟。南疆直播栽培4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合理密植:直播田播种量1415公斤/亩,基本苗要求20万株/亩,有效穗32万穗/亩;插秧田的用种量为每亩78公斤,基本苗每穴57株,有效穗30万穗/亩。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纯磷8公斤,纯氮4.6公斤。追肥总量一般为每亩纯氮1416公斤,分蘖期一般追2次,抽穗开花期追肥1次。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后期占30%。水层管理:苗期和分蘖期浅水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分蘖末期适时晾田,中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黄熟期停水。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香5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827×11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3天,株高117.4cm,株型适中,分蘖力一般。散穗型,平均穗长22.0cm,平均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9.0%。谷粒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5.2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性一般.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79.9%,精米率69.7%,整精米率53.2%,垩白粒率32%,垩白度5.2%,直链淀粉16.4%,胶稠度50mm,粒长6.2mm,粒型长/宽比2.7,透明度2级,碱消值6.6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年察县水稻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639.8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减产8.2%2020年察县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687.2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减产5.3%;两年平均亩产663.5公斤,较对照农林315减产6.8%2021年自治区区域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48.9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7.1%2022年亩产682.4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6%;两年平均亩产715.7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9%2023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60.7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1.4%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该品种保温育苗插秧栽培一般4月初育苗,5月初插秧,7月下旬至8月初抽穗,9月下旬成熟。南疆直播栽培4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合理密植:直播田播种量1415公斤/亩,基本苗要求22万株/亩,有效穗33万穗/亩左右;插秧田的用种量为每亩78公斤,基本苗每穴57株,有效穗35万穗/亩。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纯磷8公斤,纯氮4.6公斤。追肥总量一般为每亩纯氮1618公斤,分蘖期一般追2次,抽穗开花期追肥12次。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后期占30%。水层管理:苗期和分蘖期浅水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分蘖末期适时晾田,中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黄熟期停水。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香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吉宏6号系选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4天,株高102.9cm,株型紧凑,分蘖力一般。散穗型,平均穗长16.7cm,平均穗总粒数131.2粒,结实率92.8%。谷粒椭圆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1.6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出糙率85.2%,精米率75.7%,整精米率67.3%,垩白粒率5%,垩白度1.3%,直链淀粉16%,胶稠度60mm,粒长4.4mm,粒型长/宽比1.6,透明度1级,碱消值6.6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年察县水稻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41.3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增产6.4%2020年察县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71.4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减产6.3%;两年平均亩产756.4公斤,较对照农林315增产6.4%2021年自治区区域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783.1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2%2022年亩产716.7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1.9%;两年平均亩产749.9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2.0%2023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81.0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4.4%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该品种保温育苗插秧栽培一般4月初育苗,5月初插秧,7月下旬至8月初抽穗,9月下旬成熟。南疆直播栽培4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合理密植:直播田播种量1214公斤/亩,基本苗要求20万株/亩,有效穗36万穗/亩左右;插秧田的用种量为每亩67公斤,基本苗每穴57株,有效穗32万穗/亩。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纯磷8公斤,纯氮4.6公斤。追肥总量一般为每亩纯氮1618公斤,分蘖期一般追2次,抽穗开花期追肥12次。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后期占30%。水层管理:苗期和分蘖期浅水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分蘖末期适时晾田,中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黄熟期停水。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伊3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91秋田小町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1天,株高104.2cm,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散穗型,平均穗长15.6cm,平均穗总粒数143.4粒,结实率91.3%。谷粒半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3.1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出糙率81.2%,精米率72.5%,整精米率66.7%,垩白粒率16%,垩白度3.3%,直链淀粉17.7%,胶稠度76mm,粒长5.5mm,粒型长/宽比2.2,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年察县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56.8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增产8.6%2020年察县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62.3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增产5.3%;两年平均亩产759.6公斤,较对照农林315增产7.0%2021年自治区区域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807.7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5.5%2022年亩产759.2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8.6%;两年平均亩产783.5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7.1%2023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63.2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1.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该品种保温育苗插秧栽培一般4月初育苗,5月初插秧,7月下旬至8月初抽穗,9月下旬成熟。南疆直播栽培4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合理密植:直播田播种量1214公斤/亩,基本苗要求20万株/亩,有效穗35万穗/亩左右;插秧田的用种量为每亩67公斤,基本苗每穴57株,有效穗33万穗/亩。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纯磷8公斤,纯氮4.6公斤。追肥总量一般为每亩纯氮1618公斤,分蘖期一般追2次,抽穗开花期追肥12次。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后期占30%。水层管理:苗期和分蘖期浅水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分蘖末期适时晾田,中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黄熟期停水。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伊4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8810×核粳1号(长白17×小町)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5天,株高102.9cm,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散穗型,平均穗长20.1cm,平均穗总粒数121.9粒,结实率92.5%。谷粒长粒型,呈黄色,千粒重27.7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3.9%,精米率75%,整精米率66.7%,垩白粒率17%,垩白度4.2%,直链淀粉17.2%,胶稠度70mm,粒长6.2mm,粒型长/宽比2.4,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年察县水稻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46.2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增产7.1%2020年察县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814.0公斤,比对照农林315增产12.2%;两年平均亩产780.1公斤,较对照农林315增产9.7%2021年自治区区域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821.2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7.4%2022年亩产747.9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6.8%;两年平均亩产784.5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7.1%2023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39.5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该品种保温育苗插秧栽培一般4月初育苗,5月初插秧,7月下旬至8月初抽穗,9月下旬成熟。南疆直播栽培4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合理密植:直播田播种量1214公斤/亩,基本苗要求20万株/亩,有效穗32万穗/亩左右;插秧田的用种量为每亩67公斤,基本苗每穴57株,有效穗29万穗/亩。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纯磷8公斤,纯氮4.6公斤。追肥总量一般为每亩纯氮1618公斤,分蘖期一般追2次,抽穗开花期追肥12次。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后期占30%。水层管理:苗期和分蘖期浅水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分蘖末期适时晾田,中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黄熟期停水。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稻2025   

品种名称:新粳11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V71×2011XW22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属中晚熟粳型品种,全生育期159天,株高107.3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散穗型,平均穗长19.1cm,平均穗总粒数128.2粒,结实率90.6%。谷粒椭圆形,呈黄色,千粒重26.7g。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出糙率81.3%,精米率71.6%,整精米率67.5%,垩白粒率14%,垩白度3.3%,直链淀粉16.6%,胶稠度62mm,粒长5.4mm,粒型长/宽比1.9,透明度1级,碱消值6.6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三级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19年温宿水稻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26.4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0.6%2020年温宿试验基地品系比较试验亩产768.4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3.6%;两年平均亩产747.4公斤,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2.1%2021年自治区区域试验中,该品系平均亩产805.8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5.2%2022年亩产774.3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20.9%;两年平均亩产790.1千克,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8.1%2023年自治区品种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759.4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1.12%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该品种保温育苗插秧栽培一般4月初育苗,5月初插秧,7月下旬至8月初抽穗,9月下旬成熟。南疆直播栽培4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合理密植:直播田播种量1315公斤/亩,基本苗要求22万株/亩,有效穗36万穗/亩左右;插秧田的用种量为每亩78公斤,基本苗每穴57株,有效穗34万穗/亩。合理施肥: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纯磷8公斤,纯氮4.6公斤。追肥总量一般为每亩纯氮1618公斤,分蘖期一般追23次,抽穗开花期追肥1次。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后期占30%。水层管理:苗期和分蘖期浅水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分蘖末期适时晾田,中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黄熟期停水。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300℃4700℃的南北疆水稻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德麦88

选育单位: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Y2138/NKY201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47天,对照新冬20晚熟1较新冬60熟期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66.9cm,株型半紧凑植株清秀,叶姿挺直,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茎秆金黄。穗长方型,穗长7.5cm,长芒,白壳,不落粒。籽粒白黄色,籽质硬,籽粒饱满均匀。穗粒数39.6粒,千粒重42.5g,容重809.0g/L。抗逆性,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适应范围较广,抗锈病,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干基)16.5%,湿面筋31.9%吸水量64.2,面团稳定时间15.7min,最大拉伸阻力602.5EU,延伸性为188.5mm,拉伸面积为152.5cm2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08.0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1.3%,增产点率85.7%;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7.3%,增产点率78.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1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1.0%,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6.6%,增产点率87.5%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深耕整地,药剂拌种。适期播种,节本精播。冬小麦植株拔节前用矮壮素45/亩化控1次即可。拔节前用2.4滴丁酯60100g/亩或二甲四氯150200ml/亩进行化学除草。防治小麦锈病或白粉病,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核春415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37/宁春2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生育期101天,与对照新春37号生育期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3天。成穗率57.7%,株高79.7m,穗长8.7cm,结实小穗数14.6个,穗粒数41.4粒,千粒重48.1g,主穗粒重2g,容重815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2.1%,抗倒伏程度为轻度倒伏,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籽粒粗蛋白质(干基)15.7%,湿面筋(14%水分)32.2%,吸水量62.8%,面团稳定时间8.3min,最大拉伸阻力526E.U,延伸性210mm,能量145cm²。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A)区域试验,两年十点平均产量为529.4kg/667m²,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5%,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7.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7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7%,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2%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710天开始,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600kg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垦春2002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00823/20056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00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4天。成穗率60.8%,株高82.8cm,穗长9.9cm,结实小穗数16.4个,穗粒数44.1粒,千粒重44.5g,主穗粒重2.0g,容重818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0.9%。抗倒伏能力强,生长势强,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范围广。籽粒粗蛋白质(干基)16.2%,湿面筋(14%水分)32.9%,吸水量62.2%,面团稳定时间7.7min,最大拉伸阻力355E.U,延伸性194mm,拉伸面积94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40.3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8%,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9.7%,增产点率88.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3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3%,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6.8%,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土壤要求中等肥力以上,适期早播,在北疆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初。亩播量为2324kg。种子应在播前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戊唑醇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小麦散黑穗病。防小麦后期倒伏,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粮春1832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09Z/1096//新春2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02天,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61.2%,株高83.2cm,穗长9.3cm,结实小穗数15.7个,穗粒数43.4粒,千粒重44.2g,主穗粒重1.9g,容重816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2.8%,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6%,湿面筋含量30.8%,吸水率60.4%,面团稳定时间8.3min,最大拉伸阻力522E.U,延伸性193mm,拉伸面积135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34.8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0.6%,增产点率85.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6%,增产点率83.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7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6%,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9.1%,增产点率90.0%

栽培技术要点: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旭麦1

选育单位:巴州旭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17/CM14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02天,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57.3%,株高79.5m,穗长9.5cm,结实小穗数15.0个,穗粒数41.2粒,千粒重51g,主穗粒重2.2g,容重806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中抗白粉病,黑胚率1.6%,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籽粒粗蛋白质(干基)15.8%,湿面筋(14%水分)32.5%,吸水量62.9%,面团稳定时间9.4min,最大拉伸阻力466E.U,延伸性216mm,拉伸面积131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16.7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9%,增产点率78.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5.0%,增产点率60.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8.3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5.5%,增产点率8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6.0%,增产点率80.0%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粮春1773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9J/53//992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01天,与对照新春37号生育期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3天。成穗率60.6%,株高81.2cm,穗长9.6cm,结实小穗数15.0个,穗粒数41.0粒,千粒重47.0g,主穗粒重1.8g,容重809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条叶)锈病高抗中抗白粉病。黑胚率1.5%,抗倒伏能力强,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4%,湿面筋含量31.9%,吸水率61.6%,面团稳定时间9.7min,最大拉伸阻力618E.U,延伸性199mm,拉伸面积158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16.2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8%,增产点率72.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4.9%,增产点率83.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5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1%,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6%,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粮609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冬18/09122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265天,比中晚熟对照新冬18号早熟2天,比早熟对照新冬33号晚熟1天,株高83.1cm,穗长8.0cm,结实小穗数17.4个,每穗粒数42.5粒,千粒重46.0g,容重801.0g/L,主穗粒重2.9g;穗棍棒形,顶芒,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好。抗逆性好,高抗白粉病,中抗叶锈病,高抗条锈病;抗寒性强。蛋白质含量(干基)14.0%,湿面筋含量29.7%,面团吸水率(14%水分基)62.4%,稳定时间7.6min,最大拉伸阻力360.0E.U,延伸性169.0mm,拉伸面积80.0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601.2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5.4%,增产点率72.9%;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0.0%,增产点率93.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1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4.1%,增产点率66.7%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为915105日之间,亩播量1824kg,亩保苗3238万株。冬前及时冬灌。开春后及时管理,麦田日消夜冻时,起身拔节期,适时进行化控,防止倒伏,及时进行一喷三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粮805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败小麦//新冬2008/N6204济南17中优950706/6267混合父本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248天,比对照新冬20号晚熟2.比对照新冬60号早熟1天。株高76.1厘米,穗长7.6厘米,有效小穗数16.7个,穗粒数43.7个,千粒重42.8克,容重809.4g/L。籽粒白色顶芒角质饱满度中等,落粒性中。高抗叶锈病高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6.3%,湿面筋含量36.0%,吸水率63.4%,面团稳定时间9.9min,面团最大拉伸阻力401.5EU,面团延伸度184.5mm,拉伸面积97.5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07.5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1.2%,增产点率92.9%;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7.2%,增产点率85.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1.2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2.2%,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7.7%,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播期在10月中上旬,亩播量35万。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灌浆前期增施高效叶面肥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助于实现高产。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兴木1831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26/宁春39//宁春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01天,与对照新春37号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3天。株高80.2cm,穗长9.4cm,结实小穗数15.3个,穗粒数40.8粒,主穗粒重2.2g,千粒重53.0g,容重810.0g/L。籽粒白色卵圆形角质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中抗白粉病,黑胚率1.9%,抗倒伏,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0%,湿面筋含量31.8%,吸水量62.7%,面团稳定时间5.7min,最大拉伸阻力382E.U,延伸性197mm,拉伸面积104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22.2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0%,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6.0%,增产点率78.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9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5.4%,增产点率7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5.9%,增产点率70.0%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种子处理采用三唑类药剂拌种,防止散黑穗病矮腥黑穗等病发生。在3月下旬-4月下旬适期早播,播种量2228kg/亩。滴灌施肥以尿素为主,磷钾肥为辅,视苗情随水滴肥,合理化控和防病,注意适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奇春13162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100/无芒春早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05天,与对照新春37号熟期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66.3%,株高85.3cm,穗长10.5cm,结实小穗数16.7个,穗粒数46.1粒,千粒重44.6g,主穗粒重2.2g,容重810.0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白粉病,黑胚率1.4%,抗倒伏程度为轻度倒伏,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粗蛋白质(干基)13.7%,湿面筋(14%水分)30.2%,吸水量61.1%,面团稳定时间5.0min,最大拉伸阻力330E.U,延伸性185mm,拉伸面积82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0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24.3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6%,增产点率85.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2%,增产点率85.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9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0%,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7.7%,增产点率90.0%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抽穗扬花期喷施叶面肥非常关键,一般喷施23次效果更佳;根据苗情拔节前期应适当进行化学防控,以防后期倒伏。有效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航麦2137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G147/600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263天,比对照新冬33号早1天,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4天。单株成穗率1.3,株高80.5cm,穗长7.8cm,结实小穗数17.5个,穗粒数49.5个,千粒重50.6g,主穗粒重2.5g,容重805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落粒性中。高抗白粉病高抗锈病;抗倒伏能力好。粗蛋白质(干基)16.3%,湿面筋(14%水分)35.6%,吸水量60.2%,面团稳定时间3.3min,最大拉伸阻力184E.U,延伸性200mm,拉伸面积57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93.8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4.1%,增产点率70.9%;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8.7%,增产点率85.4%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1kg,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7.6%,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按常规小麦品种进行田间管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冬前管理,促进早发苗多分蘖。冬后以加强起身期的管理为宜,可适当增施返青拔节肥。适时灭草,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石农2

选育单位: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石河子开发区金石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1F31740/201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267天。与对照新冬18号生育期相当,比对照新冬33号晚熟3天。单株成穗率1.7,株高84.7cm,穗长8.9cm,结实小穗数17.6个,穗粒数45.1个,千粒重51.6g,主穗粒重2.2g,容重807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落粒性中。中抗白粉病,中抗叶锈病,高抗条锈病。粗蛋白质(干基)14.3%,湿面筋(14%水分)30.0%,吸水量63.2%,面团稳定时间3.6min,最大拉伸阻力242E.U,延伸性170mm,拉伸面积59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645.1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13.1%,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8.1%,增产点率100.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3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12.4%,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播期在9月中上旬,播量35万粒左右,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上种植。春季返青后生长发育较快,适时化控,拔节期重施肥水,促进小麦稳健生长。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石冬1290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新冬48号/新冬4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冬性,该品系生育期267天,比对照新冬33号晚熟3天,与对照新冬18号熟期相当;单株成穗率1.4,株高86.7cm,穗长9.3cm,结实小穗数18.4个,穗粒数48.1个,主穗粒重2.7克,千粒重54.5克,容重811g/L,籽粒卵圆形白粒半角质落粒性中。中抗叶锈病,高抗白粉病,轻度倒伏,倒伏面积5%,耐干热风。粗蛋白质(干基)14.7%,湿面筋(14%水分)30.8%,吸水量62.7%,面团稳定时间4.5min,最大拉伸阻力197E.U,延伸性177mm,拉伸面积52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623.2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9.3%,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4.1%,增产点率100.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0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9.7%,增产点率83.3%

栽培技术要点:915930日播种,亩播种量2325kg,亩基本苗35万株左右为宜。拔节初期拔节初期用40%矮壮素进行化控,化控两次,做好一喷三防。在腊熟后期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垦冬13154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5316/垦冬00(2)//新冬5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265天,比对照新冬33号晚熟1天,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2天;株高87.9厘米,株型较松散,旗叶上挺,穗呈纺锤形,穗长8.3cm,结实小穗数16.3个,穗粒数45.8个,穗粒重2.2克,千粒重47.9克,容重824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抗倒伏性好,中抗白粉病和叶锈病,高抗条锈病。粗蛋白质(干基)15.0%,湿面筋(14%水分)32.2%,吸水量62.8%,稳定时间4.3min,最大拉伸阻力174E.U,延伸性194mm,拉伸面积50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620.4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8.8%,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3.5%,增产点率100.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9.6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5.4%,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北疆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初,亩播量为2022kg,亩保苗35万株左右。种子应在播前用2.5%氟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小麦越冬雪腐病。返青后早追肥和灌水,促苗早发,提高成穗率。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防止落粒。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丰源麦2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冬33/舜麦171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49天,比对照新冬20号晚熟3.与对照新冬60号相当。株高76.2cm左右,幼苗半直立到葡萄,叶片中等偏大,苗势较健壮,分蘖成穗率中等,植株蜡质中等。穗长方型,长芒,穗长9.1cm,有效小穗数16.6个,穗粒数46.4粒左右,千粒重45.3g,容重811.7g/L。籽粒白色,卵圆形,角质。高抗小麦叶锈病,中抗小麦白粉病。粗蛋白质(干基)15.0%,湿面筋(14%水分)33.6%,吸水量63%,稳定时间4.1min,最大拉伸阻力210.5E.U,延伸性191mm,拉伸面积60.5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22.5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4.5%,增产点率92.9%;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10.4%,增产点率92.9%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7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7.4%,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12.7%,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浇好底墒水,足墒犁整地播种,915930日期间播种,基本苗3035/667m2118日前后冬灌,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粮806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07/5013//京冬1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246天,与对照新冬20号一致.比对照新冬60号早熟3天。株高73.8厘米,穗长7.6厘米,有效小穗数16.5个,穗粒数48.0个,千粒重42.6克,容重809.2g/L。籽粒白色角质籽粒饱满,落粒性中,穗层整齐,成熟落黄一致,产量潜力大。高抗小麦叶锈病中抗小麦白粉病,早熟性好稳产性好。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0%,湿面筋含量34.0%,吸水率61.2%,面团稳定时间4.9min,面团最大拉伸阻力332.0EU,面团延伸度187.5mm,拉伸面积82.0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1年自治区冬小麦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18.6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3.6%,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9.5%,增产点率100.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3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0.9%,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6.5%,增产点率75.0%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播期在10月中上旬,亩播量35万左右。返青期结合返青水亩施尿素1015kg,拔节期结合二水亩施尿素20kg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灌浆前期增施高效叶面肥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助于实现高产。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年    号

品种名称:ZLM16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0011/19991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半冬性,生育期248天,熟期较对照新冬20号晚熟2天,较新冬60熟期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70.7cm,穗长7.2cm,有效小穗数17.3个,穗粒数37.5个,千粒重43.3克,容重808.4g/L,长芒,白壳,不落粒,籽质硬,籽粒饱满。抗性鉴定结果:抗逆性好,抗寒抗旱能力强,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适应范围较广。高抗锈病,中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干基)14.8%,湿面筋31.0%,吸水量62.2,面团稳定时间6.1min,最大拉伸289EU,延伸性为163mm,拉伸面积为69.5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82020年自治区冬小麦南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32.9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8.1%,增产点率83.3%;比对照新冬22号增产4.0%,增产点率60.0%;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7.4%,增产点率71.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7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4.5%,增产点率100.0%,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9.6%,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浇好底墒水,足墒播种,施足底肥深耕整地,药剂拌种。925日至1010日为最佳播期。一般播种量在2022kg/亩,浇好越冬水。浇好返青水,预防到伏,化学除草。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粮春1907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春18/P03J11/3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9天,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2天,与对照新春48号生育期相同。成穗率55.8%,株高84.1cm,穗长10.0cm,结实小穗数16.2个,穗粒数46.1粒,千粒重46.1g,主穗粒重2.1g,容重796.5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抗倒伏能力强,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免疫高抗(条叶)锈病高抗中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0%,湿面筋含量32.2%,吸水率60.3%,面团形成时间4.1min,面团稳定时间4.0min,最大拉伸阻力335E.U,延伸性194mm,拉伸面积95cm2,优质中筋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36.8Kg/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2.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2.5%,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1.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7.5%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18.3kg/6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率7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9.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率70.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新疆各春麦区种植。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kg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kg,种肥10kg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kg左右,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kg,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kg。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核春514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新春17号为母本,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优良种质35ESWYT109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和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南繁北育选育而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7天,与对照新春37号熟期一致,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59.9%,株高81.0m,穗长10.0cm,结实小穗数16.1个,穗粒数41.3粒,千粒重50.2g,主穗粒重2.1g,容重809.3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中抗白粉病,黑胚率3.1%,抗倒伏程度轻度倒伏,倒伏面积5.9%,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籽粒粗蛋白质(干基)15.4%,湿面筋含量31.6%,吸水率61.6%,面团稳定时间为7.7min,最大拉伸阻力(Rm135min751E.U,延伸性181mm,能量171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A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520.35kg/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9%,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1%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3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1%,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710天开始,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600kg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粮春1826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18/新春2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该品系生育期97天,与对照新春37号生育期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57.1%,株高81.7cm,穗长9.4cm,结实小穗数15.1个,穗粒数41.8粒,千粒重45.5g,主穗粒重2.0g,容重819.5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抗倒伏能力强,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免疫高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6.8%,湿面筋含量35.3%,吸水率64.3%,面团形成时间6.9min,面团稳定时间6.6min,弱化度72F.U,最大拉伸阻力471E.U,延伸性226mm,拉伸面积141cm2,优质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29.9Kg/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1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3.8%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07.4kg/6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率8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7.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率70.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新疆各春麦区种植。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kg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kg,种肥10kg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kg左右,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kg,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kg。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核春66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额敏县维特原种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新春17号为母本,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优良种质46IBWSN72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和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南繁北育选育而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6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3天。成穗率59.1%,株高81.2m,穗长9.5cm,结实小穗数15.5个,穗粒数41.3粒,千粒重49.5g,主穗粒重2.2g,容重810.7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免疫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2.3%,抗倒伏程度轻度倒伏,倒伏面积6.7%,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籽粒粗蛋白质(干基)15.6%,湿面筋(14%水分)32.3%,吸水量63.6%,面团稳定时间9.1min,最大拉伸阻力665E.U,延伸性216mm,能量180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春小麦常规组(A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531.5kg/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1.3%,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10.4%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7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3%,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9.6%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710天开始,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600kg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兴木1908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29×YL1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7天,与新春37号相同,比新春48号早熟1.5天。株型紧凑,圆锥形,株高74.7cm籽粒白色,蛋白质含量14.7%,千粒重43.8g。抗倒伏能力良好,适应范围广泛。非转基因品种。轻度抗倒伏,免疫高抗锈病,高抗中抗白粉病,黑胚率3.33%。品质检测结果蛋白质含量14.7%,湿面筋31.4%,吸水量62.3%面团稳定时间7.4min最大拉伸554EU,能量141cm2。符合中筋小麦品质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兴木1908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0%,比新春48号增产4.0%;生产试验中亩产506.8kg,比新春37号增产6.0%,比新春48号增产7.3%,增产点率分别为80.0%90.0%,中强筋春小麦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施肥:翻地前深施磷酸二铵1015kg/亩,种肥二铵10kg/亩。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防治散黑穗病.矮腥黑穗等病害。播种期:适期早播,时间为3月中旬4月下旬,播种量2228kg/亩。水肥管理:全生育期68水,视苗情随水滴肥,以不旱不脱肥为原则。合理化控和防病:在高密度种植下,拔节初期进行化控,拔节后期做好一喷三防,预防锈病白粉病及虫害。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收获,保证麦粒含水量在13%以下,防止雨淋影响品质。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九圣禾C605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8JSH/1226/新春2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9,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2天,与对照新春48号相当,成穗率58.4%,株高87.4cm,穗长9.9cm,结实小穗数14.9个,穗粒数41.0个,千粒重47.5g,主穗粒重2.1g,容重814.2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非转基因品种。抗倒伏能力好。抗病性鉴定:高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两年平均品质检测结果,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9%,湿面筋含量32.8%,吸水率63.9%,面团形成时间5.3min,面团稳定时间5.8min,最大拉伸阻力465E.U12延伸性212mm,能量135cm2,符合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常规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3.17kg/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2.5%,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6.6%,增产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6.3%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4kg/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

栽培技术要点: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kg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kg,种肥10kg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kg左右,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kg,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kg。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13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兴木2002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XN1376×N203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7天,与对照新春37号相同,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1.5天。该品系株高81.2cm,穗长9.5cm,结实小穗数14.9个,穗粒数38.9个,千粒重51.6g,主穗粒重2.0g,容重815.8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非转基因品种。免疫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2.5%,抗倒伏程度为轻度倒伏,倒伏面积0.7%。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3%,湿面筋含量31.7%,吸水量63.3%,面团形成时间4.8min,面团稳定时间3.9min,弱化度1105F.U,最大拉伸阻力229E.U,延伸性187mm,能量61cm2,中筋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20212022年十点平均产量为521.0Kg/6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7.5%,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8.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率71.3%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十点平均产量为509.9kg/6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7.9%,增产达极显著水,增产点率90.0%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施肥:在翻地前深施磷酸二铵1015kg/亩,种肥二铵10kg/亩。播前种子处理: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防治散黑穗病矮腥黑穗等病发生。播种期:在3月中旬-4月下旬适期早播,播种量2228kg/亩。水肥管理:全生育期68水,视苗情随水滴肥,以不旱不脱肥为原则。合理化控和防病:在高密度种植下,拔节初期进行化除化控,拔节后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预防锈病白粉病及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粮春1934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18×新春3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5天,比对照新春44号晚熟2天。成穗率51.2%,株高87.2cm,穗长10.0cm,结实小穗数16.1个,穗粒数43.4粒,千粒重47.9g,主穗粒重2.0g,容重813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抗倒伏能力强,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非转基因品种。两年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结果为:高抗中抗(条叶)锈病高抗中抗白粉病。品质检测结果: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6.5%,湿面筋含量33.6%,吸水率63.4%,面团形成时间8.0min,面团稳定时间9.5min,弱化度65F.U,最大拉伸阻力690E.U,延伸性203mm,拉伸面积180cm2,符合中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91.9Kg/667㎡,比对照新春44号增产9.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率90.0%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08.3Kg/666.7㎡,居参试品系(种)第1位,比对照新春44号增产5.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新疆各春麦区种植。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kg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kg,种肥10kg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kg左右,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kg,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kg。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新粮206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冬22/9600241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263天,比对照新冬33号早熟1天。分蘖成穗率较高,单株成穗数为1.4,收获穗数40.4万穗/666.7m2;株型紧凑,茎叶蜡质少,叶色深绿,旗叶中等大小,叶姿直立;株高平均82.5cm,穗长平均8.9cm,结实小穗数17.5个,每穗粒数48.6粒,主穗粒重约为2.2g;穗圆锥形,长芒,颖壳白色,落粒性中等,穗层整齐,成熟落黄一致。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千粒重平均43.7g,容重平均824.0g/L。高抗小麦叶锈病,中感高抗小麦白粉病。抗寒性好,越冬无冻害,抗倒伏性中等。蛋白质含量(干基)15.1%,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1.8%,吸水率(14%水分基)62.9%,面团稳定时间10.9min,最大拉伸阻力(135min652.0E.U.,拉伸面积130.5cm2,面团形成时间5.8min,延伸性163.0mm。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2年两年自治区区域试验14点次中13点次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92.9%。两年平均亩产560.3Kg,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0.2%,增产达显著水平。20222023年生产试验5个参试点中5点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0点减产,增产点率100%5点平均亩产541.5Kg,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8.1%,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墒情况下,播期一般为9151015日之间,亩播量1824kg,亩保苗3238万株。犁地前灌足底墒水(干播湿出的除外),施足底肥。可根据地力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尿素510kg,磷酸二铵2030kg,硫酸钾510kg,要求施肥均匀。施肥后及时犁地,犁层深度不少于25厘米,做到耕深一致,翻垡良好,覆盖严密,不重不漏,到头到边。整地质量要求达到六字标准。冬前根据苗情和天气及时冬灌。开春后及时管理,麦田日消夜冻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撒施雪墒肥,每亩施尿素58kg。返青时,弱苗可结合17返青水亩施尿素34kg,旺苗则不滴水不施肥。春后灌水68次,根据天气和墒情每815天灌溉1次。追肥遵循一水一肥原则,重施拔节肥,苗青在拔节期随水追施尿素1015kg/亩。起身拔节期,适时进行化控,防止倒伏,每亩可用50%的矮壮素水剂150300克,兑水15kg喷施,可同时进行化学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兴木2123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石冬8×12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264天,与对照新冬33号相同。单株成穗率1.4,株高79.5cm,穗长8.3cm,结实小穗数18.1个,穗粒数49.9个,千粒重53.7g,主穗粒重3.0g,容重810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落粒性中。非转基因品种。高抗叶锈病.高抗白粉病。抗倒伏能力好,倒伏面积为0%。粗蛋白质(干基)15.0%,湿面筋(14%水分)31.1%,吸水量63.6%,面团稳定时间3.9min,最大拉伸阻力207E.U,延伸性189mm,能量51.5cm2,中筋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区试产量为570.7/667㎡,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5.0%,增产达显著水平。20212022年区试产量560.2/667㎡,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7.6%,增产达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565.5Kg/667㎡,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1.3%2022—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42.1Kg/667㎡,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8.2%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在920日-105日适时播种,亩播种量25kg左右。采用种肥分离播种带好种肥。苗期加强水肥管理,拔节后期做好一喷三防。种植密度大时及时化控,注意防止倒伏。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垦冬191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垦冬04(71)/石新618//2006I/111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26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型半松散,株高76.1厘米,抗倒性强,落黄性一致,成熟期比对照新冬33号熟期相当,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3天。穗为纺锤型,颖壳白色.长芒。籽粒性状:白色,角质,千粒重47.9克。植株性状:株高76.1厘米,株型较松散,旗叶上挺,抗倒伏能力较强。穗部性状:穗呈纺锤形,穗长9.0cm,小穗总数21.6个,结实小穗数19.4个,穗粒数49.6个,穗粒重2.6克。非转基因品种。中抗白粉病,高抗叶锈病和条锈病。该品系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中等。容重835g/L,粗蛋白质(干基)14.6%,湿面筋(14%水分)31.6%,吸水量64.5%,面团形成时间4.8min,稳定时间4.8min,最大拉伸阻力245E.U,延伸性168mm,能量61cm2,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2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582.8Kg/667m2,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1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23年生产示范试验6地点平均产量548.3Kg/666.7m2,较对照新冬18号增产9.9%,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北疆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初,亩播量为2022kg,亩保苗35万株左右。种子应在播前用2.5%氟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小麦越冬雪腐病。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技术,亩施基肥尿素10kg.三料磷肥20kg,然后翻地开沟耙地。返青前亩追施尿素810kg,二水随水滴灌亩追施尿素68kg,三水随水滴灌亩追施尿素810kg。春季后灌水68次,返青后早追肥和灌水,促苗早发,提高成穗率。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防止落粒。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新粮807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01/4486*01/J1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245天,较对照新冬20号晚熟1天,较对照新冬60号早熟2天,平均株高74.6厘米,穗长8.4厘米,有效小穗数16.7个,穗粒数42.5个,千粒重45.8克,容重808.3/升。籽粒白色长芒角质饱满度中等,落粒性中,产量潜力大,丰产稳产性好。非转基因品种。高抗高抗小麦叶锈病中抗高抗小麦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4%,湿面筋含量32.1%,吸水率62.5%,面团形成时间3.9min,面团稳定时间3.2min,面团最大拉伸阻力154.5EU,面团延伸度187.5mm,拉伸面积44.0cm2。属中筋类型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2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544.1kg/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5.0%2年累计较新冬20号增产13点次,增产点数占区试点比率86.7%;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9.7%2年累计较新冬60号增产15点次,增产点数占区试点比率100.0%。较对照新冬20新冬60号增产幅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23年生产试验,折合亩产558.1kg,较新冬20号增产点比率100%,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3.1%;较新冬60号增产点比率100%,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播期在10月中上旬,亩播量35万左右。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上种植。返青期结合返青水亩施尿素1015kg,拔节期结合二水亩施尿素20kg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灌浆前期增施高效叶面肥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助于实现高产。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新粮80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冀麦30*07/N626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246天,株高71.1厘米,穗长7.2厘米,有效小穗数16.5个,穗粒数45.6个,千粒重43.8克,容重820.9/升。籽粒白色长芒角质饱满度中等,落粒性中,穗层整齐,成熟落黄一致。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非转基因品种。高抗小麦叶锈病高抗小麦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9%,湿面筋含量30.5%,吸水率62.4%,面团形成时间3.4min,面团稳定时间3.4min,面团弱化度119.5FU,面团最大拉伸阻力170.5EU,面团延伸度165.5mm,拉伸面积43.5cm2高产稳产品种

产量表现:20202022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531.2kg,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2.2%2年累计较新冬20号增产12点次,增产点数占区试点比率80.0%;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7.1%2年累计较新冬60号增产13点次,增产点数占区试点比率86.7%。生育期246.0天,较新冬20号晚熟1.7天,较新冬60号早熟1.0天。较对照新冬20.新冬60号增产幅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222023年生产试验,亩559.5kg7点次表现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较新冬20号增产点比率100.0%,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3.4%7点次表现比对照新冬60号增产,较新冬60号增产点比率100.0%。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播期在10月中上旬,亩播量35万左右。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上种植。返青期结合返青水亩施尿素1015kg,拔节期结合二水亩施尿素20kg3月底至4月初进行化学除草,5月份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化学防控。灌浆前期增施高效叶面肥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助于实现高产。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邯生黑麦1

选育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56045X1/03Z443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冀审麦20219008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半冬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50天,比对照新冬20号晚熟3天,比对照新冬60号晚熟0.8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株株型紧凑,成穗率高,株高69.8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籽粒种皮黑色,角质,籽粒饱满度较好。穗粒数40.6个,千粒重44.0克。熟相好,抗倒性好,耐旱能力较强。非转基因品种。中抗小麦叶锈病,中抗小麦白粉病。粗蛋白质(干基)15.0%,湿面筋(14%水分)33.3%,吸水量63.5%,面团形成时间3.8min,稳定时间3.6min,最大拉伸阻力205E.U,延伸性196.5mm,能量58.5cm2。中筋类型/特殊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2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516.01kg/亩,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9.1%,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4.1%2022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6kg,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3.0%,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土地耕翻前施尿素1520kg/亩及磷酸二铵1520kg/亩。适时播种:浇好底墒水,足墒播种。当平均气温降低到1618℃时开始播种,在南疆915105日期间播种。基本苗3035/亩。冬灌:1115日前后冬灌,气温以夜间温度0℃左右,白天温度在10℃左右为宜。春季管理:3月下旬4月初冬小麦起身至拔节前,追施尿素1020kg/亩,追肥后及时灌水。灌好扬花灌浆水肥。除草:小麦起身期用56%的二甲四氯250350g/亩,兑水30kg拖拉机喷雾防除田间杂草,也可无人机喷药进行化除。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新德麦26

选育单位: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Y223/NKY36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冬性早熟小麦常规种生育期249.0天,熟期较对照新冬20晚熟2较新冬22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70.1cm左右,株型半紧凑.植株清秀,叶姿挺直,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茎秆金黄。穗长方型,穗长7.1cm左右,长芒,白壳,不落粒。籽粒形状:籽粒黄色,长型,腹沟浅,冠毛少,籽质硬,籽粒饱满均匀。亩收获穗数46.1万穗左右,穗粒数39.0粒左右,千粒重44.5g左右,容重813.9g/L左右。抗寒抗旱能力强,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适应范围较广。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干基)15.4%,水分8.9,降落数值456,湿面筋34.7%,吸水量61.9,面团形成时间4.1min,面团稳定时间4.5min,弱化度102FU,最大拉伸Rm252.5EU,延伸性为162.5mm,能量为61cm2R/E比值1.6。中筋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两年自治区南疆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5公斤,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2.7%20182019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1.6%20192020年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8.9%自治区南疆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35.0公斤,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2.1%,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深耕整地,药剂拌种。人造商情.适期播种,节本精播。冬前管理.浇好越冬水。春后管理.浇好拔节水。预防到伏冬小麦植株拔节前用矮壮素45/亩化控1次即可。杂草的防治拔节前用2.4滴丁酯60100g/亩。病虫害的防治拔节至孕穗期,用25%粉锈宁7075g/亩防治小麦锈病或白粉病。麦田后期管理抽穗至成熟:抽穗至成熟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防倒伏,增粒重。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中鲁麦19

选育单位: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211/101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冬性小麦常规种,早熟生育期246.4天,比对照新冬201.0天,比对照新冬22号早熟1.6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株高66.7cm左右,株型半紧凑植株清秀,叶姿挺直,旗叶上举,穗层整齐,茎秆金黄穗部性状穗纺锤型,穗长7.0cm左右,长芒,白壳,不落粒。籽粒形状籽粒黄色,籽质硬,籽粒饱满均匀。穗粒数37.9粒左右,千粒重46.2g左右,容重804.6g/L左右。抗锈病,抗白粉病;较抗倒伏,适应范围较广。粗蛋白质(干基)13.0%,湿面筋26.3%,吸水量57.0,面团形成时间2.9min,面团稳定时间3.2min,弱化度120FU,最大拉伸Rm178.5EU,延伸性为151.5mm,能量为51cm2高产稳产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2018.2019年两年自治区南疆冬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9.4公斤,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3.2%,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11.9%2020年自治区南疆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36.6公斤,较对照新冬20号增产16.0%,较对照新冬60号增产12.0%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深耕整地,药剂拌种。土地耕翻前,亩施土杂肥3方,尿素2025kg,磷酸二铵2530kg,深耕细钯,犁深27cm以上,平整土地要严格达到标准。人造商情适期播种,节本精播。浇好底墒水,足墒播种。当平均气温降低到1618℃时开始播种,南疆以925日至1010日为最佳播期。冬前管理.浇好越冬水。一般在11月上旬当日均温度56℃进行冬灌。或气温以夜间温度0℃左右,白天温度在10℃左右为宜,掌握灌水后昼消夜冻。春后管理.浇好拔节水。预防到伏杂草的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拔节至孕穗期,用25%粉锈宁7075g/亩防治小麦锈病或白粉病麦田后期管理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以上的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SYZ14206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

品种来源新春6/1007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品系SYZ14206生育期105天,与对照新春37号熟期相同。成穗率66.0%,株高84.5cm,穗长10.1cm,结实小穗数16.1个,穗粒数46.4粒,千粒重48.5g,主穗粒重2.3g,容重809.0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抗锈病,中抗白粉病,黑胚率1.5%,抗倒伏程度为轻度倒伏,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粗蛋白质(干基)14.8%,湿面筋(14%水分)31.3%,吸水量59.6%,面团稳定时间6.0min,最大拉伸阻力377.5E.U,延伸性185.5mm,能量93.5cm2。中筋品种。

产量表现:20182019两年金天山春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2.1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9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5%增产点率77.8%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一般施底肥20kg左右每亩,种肥15kg每亩,头水追施尿素10kg左右每亩,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kg每亩,抽穗扬花期喷施叶面肥非常关键,一般喷施23次效果更佳;根据苗情拔节前期应适当进行化学防控,以防后期倒伏,抽穗期注意大风多雨天气,防止倒伏。有效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硕春1

选育单位: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宁春4/宁春39F1代为母本,新春22号为父本,经系谱法结合南繁北育选育而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103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成穗率65.9%,株高81.1cm,穗长10.2cm,结实小穗数16.6个,穗粒数47.8个,千粒重46.7g,主穗粒重2.2g,容重819.9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好,落粒性中。高抗锈病,中抗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9%,抗倒伏能力好。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3.2%,湿面筋含量为26.6%,吸水率为61.4%,面团稳定时间为7.3min,最大拉伸阻力Rm(135min)460.5E.U,能量100.5cm2,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自治区金天山春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54.5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0.4%增产点率84.2%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9.5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13.2%增产点率100.0%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水地或旱地,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二叶一心进行第一次水肥调控,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1015天,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滴水施肥。亩产达到500kg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抽穗扬花期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核春514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新春37号为母本,自育春小麦优良种质CM146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和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南繁北育育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02天,与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成穗率66.5%,株高81.2cm,穗长8.9cm,结实小穗数15.8个,穗粒数39.9粒,千粒重48.1g,主穗粒重1.9g,容重820.5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中,落粒性中。抗锈病,中抗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2%,无倒伏,适应范围广。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5.0%,湿面筋含量为31.2%,吸水率64.0%,面团稳定时间为7.4min,最大拉伸阻力(Rm135416.5EU,延伸性214mm,能量118.5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1年金天山科企联合体春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551.6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9.5%增产点率88.9%2022年金天山科企联合体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3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3%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710天开始,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500kg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九春424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春29×21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00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成穗率57.2%,株高81.3cm,穗长9.3cm,结实小穗数15.4个,穗粒数38个,千粒重48.8g,主穗粒重2.1g,容重795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高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0.8%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3%,湿面筋含量30.3%,吸水率61.2%,面团形成时间4.8min,面团稳定时间6.9min,弱化度78F.U,最大拉伸阻力362E.U,延伸性185mm,能量89cm2,中筋类型/特殊类型。

产量表现:九圣禾联合体春麦组2020202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37.0Kg/667㎡,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5.1%,增产点率85.0%,增产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9%,增产点率85.0%2022年九圣禾联合体春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98.8kg/6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9%,增产点率1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7.7%,增产点率90%

栽培技术要点: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黑麦193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20022×黑麦1144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2天,幼苗黄绿,呈直立形,植株整齐,株高83.4cm,穗长9.4cm,结实小穗数15.3个,穗粒数45个,千粒重42.1g,主穗粒重2.2g,容重791g/L,籽粒黑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高抗(条叶)锈病,中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1%,湿面筋含量31.0%,吸水率61.4%,面团形成时间2.9min,面团稳定时间2.1min,弱化度152F.U,最大拉伸阻力111E.U,延伸性196mm,能量34.5cm2。硒含量0.079mg/kg.锌含量17.6mg/kg.铁含量177mg/kg.钙含量699mg/kg;天冬氨酸0.7g/100g.苏氨酸0.4g/100g.谷氨酸4.7g/100g等,中筋类型/特殊类型。

产量表现:九圣禾联合体春麦组20202021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485.1Kg/667㎡,比对照新春48号减产5.1%,比对照新春37号减产1.2%2022年生产试验中:10点平均产量为467.3kg/666.7㎡,比对照新春36号增产8.1%,增产点率90.0%

栽培技术要点:亩下种量应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不同来定,亩基本苗以4045万为宜,基本苗3436万株/亩。土壤要求中等肥力以上,种肥以磷肥为主,亩用磷酸二铵5kg,油渣810kg。应在小麦拔节期前用50%矮壮素250g/亩,兑水2530kg喷雾,以防小麦后期倒伏。收获注意病虫害防治,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九圣禾C603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N19S/宁春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8d,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1天,成穗率55.7%,株高68.1cm,穗长9.0cm,结实小穗数15.3个,穗粒数41.6个,千粒重43.7g,主穗粒重1.9g,容重793g/L,籽粒红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抗倒伏能力好。高抗(条叶)锈病中抗白粉病。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7%,湿面筋含量30.0%,吸水率61.1%,面团稳定时间8.1min,最大拉伸阻力503E.U,延伸性147mm,能量96cm2,所有指标均符合中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4.8kg/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4.8%,增产达显著水平,增产点率70%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5.4kg/亩,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90.0%,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80.0%

栽培技术要点:开春后,一般播种机能进地即可播种,在适墒情况下,播期越早越好。种子应在播前进行药剂处理,控制散黑穗病的发生。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亩产500kg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下,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1520kg,种肥10kg磷酸二铵,头水追施尿素10kg左右,二水视苗情追施尿素510kg,抽穗前再追施尿素35kg。头水应在两叶一心时,二水与头水间隔不宜超过15天,以后各水以保证不受旱为原则,全生育期一般灌溉45水。生育期间防治杂草和病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兴木1814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09C16×C5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7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0.5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1.5天,成穗率55.1%,株高77.4cm,穗长8.7cm,结实小穗数15.0个,穗粒数39.4个,千粒重46.0g,主穗粒重2.0g,容重816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松。非转基因品种。高抗(条叶)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2%,抗倒伏能力好。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7%,湿面筋含量30.4%,吸水量63.6%,面团形成时间6.6min,面团稳定时间6.2min,最大拉伸阻力323E.U,延伸性161mm,能量70cm2。属于中筋小麦品种。

产量表现20212022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05.71Kg/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6.9%,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5.0%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88.7kg/6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4.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4.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施肥:在翻地前深施磷酸二铵1015kg/亩,种肥二铵10kg/亩。播前种子处理: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防治散黑穗病.矮腥黑穗等病发生。播种期:在3月中旬-4月下旬适期早播,播种量2228kg/亩。水肥管理:全生育期68水,视苗情随水滴肥,以不旱不脱肥为原则。合理化控和防病:在高密度种植下,拔节初期进行化除化控,拔节后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预防锈病白粉病及虫害。注意适期收获,在晴好天气进行,含水量在13%以下,防雨淋,保证麦粒原色。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兴木2110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20051310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265d,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4天,比对照新冬33号早熟2天,成穗率52.7%,株高76.4cm,穗长10.1cm,结实小穗数17.5个,穗粒数46.5个,千粒重58.0g,主穗粒重2.5g,容重798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较饱满,落粒性中。高抗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倒伏能力好。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3%,湿面筋含量36.8%,吸水率63.7%,面团形成时间3.3min,面团稳定时间3.8min,弱化度107F.U,最大拉伸阻力230E.U,延伸性203mm,能量66cm2

产量表现20202022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585.0Kg/667㎡,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4.2%,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7.9%2022—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73.4Kg,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4.6%;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6.8%,中筋小麦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播前种子处理采用种衣剂拌种。在920日-105日适时播种,亩播种量25kg左右。采用种肥分离播种带好种肥。苗期加强水肥管理,拔节后期做好一喷三防。种植密度大时及时化控,注意防止倒伏。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主审委员签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新粮207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冬22/豫麦1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267天,与对照新冬33号相当,为早熟品种。该品种幼苗半匍匐绿色生长势强,植株健壮,收获穗数达43.4万穗/666.7m2;株型半紧凑,茎叶蜡质少,叶色深绿,旗叶较小,叶姿平展;株高平均80.4cm,穗长平均8.2cm,结实小穗数17.0个,每穗粒数41.5粒,主穗粒重约为1.9g;穗长方形,长芒,颖壳白色,落粒性中等,穗层整齐,成熟落黄一致。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千粒重平均50.7g,容重平均805.0g/L。高抗小麦叶锈病,高抗小麦白粉病。籽粒蛋白质含量(干基)12.6%,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6%,面团吸水率(14%水分基)54.5%,面团形成时间1.8min,稳定时间22.8min16最大拉伸阻力(135min773.0E.U.,拉伸面积142.0cm2,延伸性144.0mm。中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02022年两年区域试验13点次中13点次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增产点率100%12点次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92.3%。两年平均亩产608.1Kg,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2.1%,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8.3%,增产达显著水平。20222023年生产试验5个参试点中5点均比对照新冬33号和新冬18号增产,增产点率100%5点平均亩产597.4Kg,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1.3%,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9.0%,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墒情况下,播期一般为9151015日之间,亩播量1824kg,亩保苗3238万株。犁地前灌足底墒水(干播湿出的除外),施足底肥。可根据地力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尿素510kg,磷酸二铵2030kg,硫酸钾510kg,要求施肥均匀。施肥后及时犁地,犁层深度不少于25厘米,做到耕深一致,翻垡良好,覆盖严密,不重不漏,到头到边。整地质量要求达到.....六字标准。冬前根据苗情和天气及时冬灌。开春后及时管理,麦田日消夜冻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撒施雪墒肥,每亩施尿素58kg。返青时,弱苗可结合返青水亩施尿素34kg,旺苗则不滴水不施肥。春后灌水68次,根据天气和墒情每815天灌溉1次。追肥遵循一水一肥原则,重施拔节肥,可根据苗青在拔节期随水追施尿素1015kg/亩。起身拔节期,适时进行化控,防止倒伏,每亩可用50%的矮壮素水剂150300克,兑水15kg喷施,可同时进行化学除草。抽穗至开花期,防止病虫害发生,及时进行一喷三防。灌浆至成熟期,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品质,防治干热风危害。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200℃以上的北疆冬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垦春1691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FY131/新春4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生育期96.5天,比对照新春37号早熟1天,比对照新春48号早熟2天。成穗率61.4%,株高82.5cm,穗长10.3cm,结实小穗数17.2个,穗粒数46.7粒,千粒重47.4g,主穗粒重2.6g,容重823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黑胚率1.6%。抗倒伏能力强,生长势强,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范围广。2022高抗()锈病高抗白病2023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粗蛋白质(干基)14.2%,湿面筋(14%水分)29.6%,吸水量59.0%,面团稳定时间9.9min,最大拉伸阻力513E.U,延伸性140mm,能量95cm2,属中强筋小麦品种,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12022年九圣禾联合体春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510.0kg/667m2,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9%,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5.9%,与对照产量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23年九圣禾联合体春小麦生产试验产量为482.9kg/667m2,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4.7%,增产达显著水平;比对照新春48号增产3.3%,增产未达到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土壤要求中上等肥力以上,适期早播,在北疆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初。亩播量为2425kg,亩保苗3840万株左右。种子应在播前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戊唑醇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技术亩施基肥磷酸二铵20kg尿素10kg。若群体过大,应在小麦起身期前用50%矮壮素250g/亩,兑水2530kg喷雾,以防小麦后期倒伏。一水前亩追施尿素10kg,二水前亩追施尿素10kg,三水前亩追施尿8kg。生育期灌水一般56次,头水在二叶一心期进行。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核春5244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金色盛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新春17号为母本,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优良种质34ESWYT24为父本杂交,当代杂交种子60Co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和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南繁北育选育而成。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5.8天,与对照新春37号生育期相同。成穗率70.3%,株高80.7cm,穗长9.6cm,结实小穗数15.9个,穗粒数42.6粒,千粒重52.2g,主穗粒重2.2g,容重813.4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0%,无倒伏,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籽粒粗蛋白质(干基)15.7%,湿面筋含量为32.6%,吸水率63.8%,面团稳定时间为10.3min,最大拉伸阻力(Rm135min593E.U,延伸性212mm,能量159.5cm2,品质为优质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12022年金天山联合体春小麦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515.7kg/667㎡,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8.3%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9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1%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地块,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710天开始,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600kg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麦2025    

品种名称:金春189

选育单位: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永3388×农麦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无

是否转基因品种:否

特征特性:生育期98天,比对照新春37号晚熟2天。成穗率60.0%,株高73.8cm,穗长9.5cm,结实小穗数16.4个,穗粒数44.9粒,千粒重48.3g,主穗粒重2.3g,容重812.3g/L。籽粒白色角质饱满度饱满,落粒性中。高抗锈病,高抗白粉病,黑胚率1.0%,抗倒伏能力好。籽粒粗蛋白质(干基)含量15.2%,湿面筋含量31.4%,吸水量62.7%,面团稳定时间7.5min,最大拉伸阻力Rm(135min)416.5E.U,拉伸面积93cm2,中强筋类型。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金天山春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3.7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6%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5kg,比对照新春37号增产7.1%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中等肥力水地或旱地,结合秋翻深施肥,冬前整地达到待播状态。春季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生长速度较快,肥水应早上,第一水应在2.5叶期开始,3叶期结束;第二水于头水浇完后的1015天,以后根据长势.墒情结合浇水。亩产达到500kg以上的田块,苗期需要化控,以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害,成熟时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1700℃以上的南北疆春麦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713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7440×77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5.1天,比对照先玉3350.6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8.1cm,穗位117cm,倒伏率0%,倒折率0.15%,空杆率0.3%,穗长17.2cm,穗粗4.9cm,秃尖1cm,穗行16.7行,行粒数35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3%,百粒重35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4g/L,粗蛋白质9.62%,粗脂肪3.21%,粗淀粉75.04%,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22.15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2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88.7千克,比对照增产6.54%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合理密植:适宜播种密度65007000 /亩左右。3.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侧开沟深追氮肥。4.适时收获: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5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源田0343

选育单位:新疆源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Y11×D1W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8.5天,比对照KWS25640.8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04cm,穗位126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2%,穗长20cm,穗粗4.8cm,秃尖1.2cm,穗行16行,行粒数38.3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7%,百粒重37.8g,籽粒橙红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94g/L,粗蛋白质9.59%,粗脂肪3.59%,粗淀粉74.29%,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87.85千克,比对照KWS2564增产6.8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0.3千克,比对照增产5.65%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地块及施肥: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底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大喇叭口时期开沟追施尿素40公斤,整个生育期注意防治红蜘蛛.玉米螟等病虫害。2.种植密度65007000/666.7㎡,播种前施肥25千克(磷钾肥为主),开沟浇头水前追施尿素50千克/666.7㎡,全生育期浇水45次,注意防治玉米螟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或者药剂拌种的方法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使用颗粒药剂灌芯防治玉米螟效果更佳。及时中耕及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600℃39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引KWS7461

选育单位:KWS SAAT SE & Co. KGaA

品种来源:KW9F604×KW6F57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7.7天,比对照KWS33760.1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10.5cm,穗位121cm,倒伏率0.2%,倒折率0.3%,空杆率0.3%,穗长18.8cm,穗粗4.6cm,秃尖0.5cm,穗行13.8行,行粒数36.8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6%,百粒重40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8.5g/L,粗蛋白质10.4%,粗脂肪4.2%,粗淀粉73.4%,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5.9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6.19%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43.9千克,比对照增产6.46%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 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 的地块。 2.合理密植:适宜播种密度65007000 /亩左右。3.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侧开沟.深追氮肥。 4.适时收获: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源田0312

选育单位:新疆源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T03×D112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1.7天,比对照和育187,华美1号晚1.3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79.1cm,穗位109.2cm,倒伏率0.1%,倒折率0.1%,空杆率0.15%,穗长18.45cm,穗粗5.2cm,秃尖0.3cm,穗行16.05行,行粒数35.6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2.1%,百粒重38.95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3g/L,粗蛋白质9.34%,粗脂肪3.86%,粗淀粉74.03%,赖氨酸0.29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平均亩产1134.8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7.2%2022年平均亩产1221.7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7.3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77.9千克,比对照增产4.72%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地块及施肥: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底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大喇叭口时期开沟追施尿素40公斤,整个生育期注意防治红蜘蛛.玉米螟等病虫害。2.种植密度65007000/666.7㎡,播种前施肥25千克(磷钾肥为主),开沟浇头水前追施尿素50千克/666.7㎡,全生育期浇水45次,注意防治玉米螟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或者药剂拌种的方法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使用颗粒药剂灌芯防治玉米螟效果更佳。及时中耕及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C3288

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9121Z×HCL64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0天,比对照华美1.和育1870.1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7.5cm,穗位118.8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9cm,穗粗5.2cm,秃尖1.1cm,穗行16.8行,行粒数34.2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8%,百粒重38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6.5g/L,粗蛋白质9.29%,粗脂肪4.2%,粗淀粉74.62%,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平均亩产1143.6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9.17%2022年平均亩产1237.3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7.2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9.7千克,比对照增产6.01%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地块及整地:选择土层厚且排灌方便的地块,播前精细整地。2.适时播种:春播地温稳定在1012度以上,在当地农技部门指导下适时播种。3.合理密植:精量播种,一般亩保苗60007000/亩,薄地宜稀,肥地宜密。4.科学水肥管理:注意氮磷钾科学配合使用,基追结合,前期适当蹲苗。5.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瘤黑粉病.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等病虫害。6.适时收获:籽粒含水量达30%以下时适时完成籽粒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华西828

选育单位: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806M×1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7.95天,比对照KWS25641.2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94.2cm,穗位112cm,倒伏率0%,倒折率0.25%,空杆率0.8%,穗长17.6cm,穗粗5.1cm,秃尖0.9cm,穗行16.6行,行粒数35.3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6%,百粒重39.3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8g/L,粗蛋白质9.81%,粗脂肪3.79%,粗淀粉75.51%,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94.5千克,比对照KWS2564增产7.4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9.7千克,比对照增产6.45%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才用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精量点播,选用符合单粒精量点播的高质量种子,必须为包衣种子。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50070000株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4次施肥,每次10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粉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600℃39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粒1952

选育单位: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12×JL15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1.1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0.2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56.8cm,穗位101.5cm,倒伏率0%,倒折率0.1%,空杆率0.05%,穗长18.4cm,穗粗5.2cm,秃尖0.9cm,穗行15.8行,行粒数36.9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百粒重36.6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40g/L,粗蛋白质8.72%,粗脂肪3.98%,粗淀粉75.7%,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0年平均亩产1130.15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8.34%2021年平均亩产1130.15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8.9千克,比对照增产6.5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区域:北疆中熟玉米种植区。2.适宜种植季节在415日左右播种,低温大于5摄氏度为标准。3.建议播种密度6000/亩左右。4.适期早播,亩播量2.5kg左右,施足基肥,带好种肥,全生育期一般亩施尿素4050kg(分次施入),磷肥2030kg,钾肥815kg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禾山196

选育单位: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MDM×HMD1×HS505F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3.15天,比对照新玉29号晚0.3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49cm,穗位97.1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25%,穗长17.1cm,穗粗4.5cm,秃尖1.3cm,穗行14.5行,行粒数36.2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1.5%,百粒重29.6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36g/L,粗蛋白质8.67%,粗脂肪3.93%,粗淀粉74.3%,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南疆复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6.75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4%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5千克,比对照增产8.1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播期6月中下旬,适时早播,力争一播全苗,适宜密度以每亩55006000株左右为宜。2.科学施肥:亩施农家肥20003000㎏/亩,培肥地力。结合麦后翻耕,深施底肥(二铵20㎏,尿素10㎏)或带种肥(二铵20㎏/亩),重施追肥,巧施穗肥,提高化肥利用率。3.适时灌水:适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4.防治病虫害:即时防治玉米螟.红蜘蛛5.精心管理: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早中耕.勤中耕,加强苗期和中后期的管理,做到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41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华博715

选育单位: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023Y1×A00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9.1天,比对照KWS33761.3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01.5cm,穗位113cm,倒伏率0.25%,倒折率0.55%,空杆率0.1%,穗长17.8cm,穗粗4.9cm,秃尖0.6cm,穗行16.3行,行粒数37.1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1%,百粒重35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4.5g/L,粗蛋白质9.72%,粗脂肪3.95%,粗淀粉73.95%,赖氨酸0.34%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9.2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6.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68.3千克,比对照增产8.86%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选择土层厚无盐碱的土地种植。春播时最好选秋耕冬灌地。秋耕前施基肥(农家肥34/亩);整地要确保墒足.地平.土碎.地净(无杂草残根)。2.播期:北疆45月初,5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3.密度:一般亩保苗7000株左右。4.施肥:施足底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30公斤,追肥尿素3040公斤,钾肥10公斤。5.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茎腐病。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利合1058

选育单位: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BB407×LB15H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7.8天,比对照KWS33761.1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20.5cm,穗位122cm,倒伏率0.7%,倒折率0.4%,空杆率0.6%,穗长19.6cm,穗粗4.9cm,秃尖0.7cm,穗行14.9行,行粒数37.4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3%,百粒重38.5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9g/L,粗蛋白质9.69%,粗脂肪3.7%,粗淀粉74.98%,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06.05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10.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60.4千克,比对照增产8.2%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足墒播种,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保证一播全苗,亩保苗60007500株。播种后立即喷洒化学封闭除草剂,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及时铲趟及时防治虫害完熟期及时收获。土质差的地块可适当增施种肥及追肥量。土质好的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粒1981

选育单位: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8×JL11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9.5天,比对照KWS2564相当。株型紧凑,平均株高304.3cm,穗位117cm,倒伏率0.2%,倒折率0.1%,空杆率0.9%,穗长18.9cm,穗粗4.6cm,秃尖0.8cm,穗行15.2行,行粒数37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4.3%,百粒重41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9g/L,粗蛋白质8.52%,粗脂肪3.26%,粗淀粉75.49%,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64.0千克,比对照KWS2564增产6.3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51千克,比对照增产5.3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季节在415日左右播种,低温>5摄氏度为标准。2.建议播种密度55006000株每亩左右。3.适期早播,亩播量2.5kg左右,施足基肥,带好种肥,全生育期一般亩施尿素4050kg(分次施入),磷肥2030kg,钾肥815kg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600℃39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粒216

选育单位: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226×JL11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9.7天,比对照华美1号早0.4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3.2cm,穗位108.3cm,倒伏率0%,倒折率0.2%,空杆率0.2%,穗长19.1cm,穗粗4.9cm,秃尖0.6cm,穗行15.1行,行粒数37.4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3%,百粒重37.7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8g/L,粗蛋白质9.2%,粗脂肪3.88%,粗淀粉75.44%,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67.7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9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8.5千克,比对照增产7.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季节415日左右播种,低温大于5摄氏度为标准。2.建议播种密度6000/亩左右。3.适期早播,亩播量2.5kg左右,施足基肥,带好种肥,全生育期一般亩施尿素4050kg(分次施入),磷肥2030kg,钾肥815kg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粒1982

选育单位: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6×JL11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8.7天,比对照KWS25640.8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84.4cm,穗位114cm,倒伏率0.3%,倒折率0.3%,空杆率1.1%,穗长17.7cm,穗粗4.7cm,秃尖0.7cm,穗行17行,行粒数36.4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8%,百粒重37.3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36g/L,粗蛋白质9.22%,粗脂肪4.42%,粗淀粉72.54%,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3.8千克,比对照KWS2564增产5.39%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65.4千克比对照增产4.2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季节在415日左右播种,低温大于5摄氏度为标准。2.建议播种密度55006000/亩左右。3.适期早播,亩播量2.5kg左右,施足基肥,带好种肥,全生育期一般亩施尿素4050kg(分次施入),磷肥2030kg,钾肥815kg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600℃39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斯泰106

选育单位: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F16666×HM1211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9.2天,比对照华美1号早0.8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74.7cm,穗位101.9cm,倒伏率0%,倒折率0.1%,空杆率0.2%,穗长18.9cm,穗粗4.95cm,秃尖0.25cm,穗行14.35行,行粒数38.6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粉色,出籽率85.9%,百粒重30.8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中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1g/L,粗蛋白质8.93%,粗脂肪3.91%,粗淀粉74.61%,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平均亩产1110.41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04%2022年平均亩产1219.6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5.54%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93.8千克,比对照增产5.47%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选择土层厚无盐碱的土地种植。春播时最好选秋耕冬灌地。秋耕前施基肥(农家肥34/亩);整地要确保墒足.地平.土碎.地净(无杂草残根)。2.播期:北疆4月中下旬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12即可播种。3.密度:一般亩保苗6000株左右。4.施肥:施足底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30公斤,追肥尿素3040公斤,钾肥10公斤。5.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茎腐病。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泰沃1

选育单位: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BM1211×HZ711F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0.1天,比对照和育187.华美1号早0.2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77.2cm,穗位108.4cm,倒伏率0%,倒折率0.2%,空杆率0.15%,穗长19.1cm,穗粗5cm,秃尖0.9cm,穗行15.2行,行粒数38.3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6%,百粒重36.1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93g/L,粗蛋白质9.71%,粗脂肪3.99%,粗淀粉73.29%,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平均亩产1098.6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4.99%2022年平均亩产1229.4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6.4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97.8千克,比对照增产6.36%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适宜播期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时开始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灌溉:玉米开花到成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55%,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土壤水分以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播种密度7000/亩左右;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茎腐病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粒米特1

选育单位: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MHD753×HD170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9.8天,比对照KWS25640.6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93.7cm,穗位123.7cm,倒伏率0.1%,倒折率0.1%,空杆率0.7%,穗长18.2cm,穗粗4.95cm,秃尖0.9cm,穗行17.8行,行粒数35.6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7%,百粒重37.1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6g/L,粗蛋白质9.41%,粗脂肪4.07%,粗淀粉74.52%,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93.1千克,比对照KWS2564增产7.3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24.3千克,比对照增产7.69%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适宜播期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时开始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灌溉:玉米开花到成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55%,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土壤水分以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播种密度7500/亩左右;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茎腐病。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600℃39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兴早606

选育单位:新疆兴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XH1701×XH17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2.8天,比对照KWS6333相当。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57.3cm,穗位95cm,倒伏率1.2%,倒折率1.2%,空杆率0.5%,穗长18.3cm,穗粗5cm,秃尖1.9cm,穗行16.8行,行粒数29.4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75.1%,百粒重31.6g,籽粒黄色,粒型硬粒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8g/L,粗蛋白质8.97%,粗脂肪4.01%,粗淀粉74.42%,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182019两年南疆复播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3.9千克,比对照KWS6333增产9.40%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8千克,比对照增产6.85%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6月中下旬播种2.栽培密度:亩保苗50005500株。3.田间管理:足施有机底肥,带够种肥,足墒适期一播全苗,前期深中耕,促苗全.苗壮,注意防治地老虎,开沟培土足施追肥,后期防旱。亩施磷肥15公斤,追施尿素3040公斤,中耕23次,全生育期灌水34次。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尚玉8

选育单位:新疆尚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H7M703×SH7AM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8.9天,比对照KWS25640.3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03.9cm,穗位124.2cm,倒伏率0.15%,倒折率0.05%,空杆率0.5%,穗长18.9cm,穗粗5cm,秃尖1.1cm,穗行15.6行,行粒数37.3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3%,百粒重38.8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5g/L,粗蛋白质10.66%,粗脂肪3.62%,粗淀粉74.49%,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77.1千克,比对照KWS2564增产5.7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94.6千克,比对照增产5.08%

栽培技术要点:1.北疆春播晚熟玉米区适宜播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2.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复合肥或磷酸二铵30公斤作底肥,拔节期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2030公斤;3.亩保苗65007000株;4.采用包衣种子,防治地下病虫害,后期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注意红蜘蛛双斑萤叶甲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600℃39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科沃0963

选育单位:KWS SAAT SE&Co. KGaA

品种来源:KW4XE1981×KW7X143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9.15天,比对照华美1号早0.9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6.95cm,穗位103.7cm,倒伏率0%,倒折率0.1%,空杆率0%,穗长18.9cm,穗粗5cm,秃尖0.6cm,穗行16行,行粒数34.9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4.5%,百粒重37.3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5g/L,粗蛋白质9.385%,粗脂肪3.92%,粗淀粉73.985%,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76.9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7.9%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3.9千克,比对照增产6.61%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精量点播。选用符合单粒精量点播的高质量种子,必须为包衣种子。5月上旬播种。建议适期早播。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 6000 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侧开沟.深追氮肥。5.适时收获:为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博远508

选育单位:新疆昌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W204×JW13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0.8天,比对照华美1.和育1870.7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7.5cm,穗位117cm,倒伏率0.15%,倒折率0.15%,空杆率0.1%,穗长19.2cm,穗粗5cm,秃尖1cm,穗行16.4行,行粒数35.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8%,百粒重38.1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8.5g/L,粗蛋白质9.42%,粗脂肪3.58%,粗淀粉75.84%,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平均亩产1154.5千克,比对照华美18.72%2022年平均亩产1220.5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5.8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3.1千克,比对照增产5.96%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争取一播全苗。每亩播种量2.53.5kg,播深45cm,每亩留苗60007000株。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追施化肥要掌握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做到稳氮增磷补钾的施肥措施,及时浇好灌浆水。亩施肥总量磷酸二铵2530kg,尿素5060kg。实行全层施肥,底肥以磷肥为主,追肥氮磷结合,前期适当蹲苗,防止头水过早。中后期加强水肥管理,小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抽雄期注意防治红蜘蛛。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宏景249

选育单位:新疆宏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058×h06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0.2天,比对照华美一号晚0.1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0.35cm,穗位114.55cm,倒伏率0%,倒折率0.15%,空杆率0%,穗长19.1cm,穗粗4.7cm,秃尖1cm,穗行14.3行,行粒数36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白色,出籽率85.6%,百粒重38.2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中抗茎腐病;中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2g/L,粗蛋白质8.63%,粗脂肪3.89%,粗淀粉73.89%,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平均亩产1135.9千克,比对照华美一号增产6.75%2022年平均亩产1123.1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5.8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6.8千克,比对照增产5.65%

栽培技术要点:1.北疆春播适宜种植季节在4月中下旬播种。2.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适时早播。在新疆适宜区保苗60006500株。3.底肥亩施氮肥10kg,磷酸二铵1520kg.钾肥510kg 。拔节前期结合灌水第一次追肥,亩施氮肥1520kg。抽雄期结合灌水第二次追肥,亩施氮肥1015kg,磷肥5Kg,钾肥5kg,籽粒灌浆期结合灌水第34次追肥,亩施氮肥510kg,磷肥58kg,钾肥810kg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宏景265

选育单位:新疆宏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045×h08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0.45天,比对照华美一号晚0.4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1.05cm,穗位109.7cm,倒伏率0%,倒折率0.4%,空杆率0.1%,穗长19cm,穗粗5cm,秃尖1cm,穗行15.8行,行粒数37.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2%,百粒重34.4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5.5g/L,粗蛋白质9.47%,粗脂肪4.26%,粗淀粉75.01%,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平均亩产1123.3千克,比对照华美一号增产7.07%2022年平均亩产11205.6千克,比对照和育187增产4.42%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93.1千克,比对照增产5.69%

栽培技术要点:1.北疆春播适宜种植季节在4月中下旬播种。2.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适时早播。在新疆适宜区保苗60006500株。3.底肥亩施氮肥10kg ,磷酸二铵1520kg.钾肥510kg 。拔节前期结合灌水第一次追肥,亩施氮肥1520kg。抽雄期结合灌水第二次追肥,亩施氮肥1015kg,磷肥5Kg,钾肥5kg,籽粒灌浆期结合灌水第34次追肥,亩施氮肥510kg,磷肥58Kg,钾肥810kg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九玉禾751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F03×D803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8.8天,比对照KWS33761.0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1.5cm,穗位108cm,倒伏率0.05%,倒折率0%,空杆率0.3%,穗长17.3cm,穗粗4.9cm,秃尖0.2cm,穗行14.8行,行粒数35.6粒,穗型短锥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3.9%,百粒重36.7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5.5g/L,粗蛋白质10.24%,粗脂肪3.985%,粗淀粉72.72%,赖氨酸0.32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70.8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7.6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64.5千克比,对照增产8.51%

栽培技术要点:九玉禾751属于早熟品种,高产稳产,适合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适宜清种,保苗7000/亩左右。施农家肥20003000kg/亩做基肥,施复合肥大约35kg/亩左右做底肥,6月下旬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大约25 kg/亩;或播前一次性施玉米专用肥大约50 kg/亩做底肥(注意种.肥隔离)。播种前可采用种子包衣剂拌种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农育2001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自1461×新自274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3.2天,比对照KWS63330.2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75cm,穗位100cm,倒伏率0.4%,倒折率0%,空杆率0.5%,穗长16.4cm,穗粗4.3cm,秃尖0.8cm,穗行14行,行粒数32.2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白色,出籽率79.1%,百粒重34.2g,籽粒黄色,粒型硬粒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6g/L,粗蛋白质9.95%,粗脂肪4.375%,粗淀粉72.075%,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6.35千克,比对照KWS6333增产8.3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6.8千克,比对照增产7.98%

栽培技术要点:力争早播:在南疆地区适宜播种期为62075,及时抢墒播种。播种:采用精量或半精量点播机播种,播种量为2.5千克/亩;播种深度为地膜播种45厘米,露地播种56厘米;播种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复土良好。合理密植,提高田间整齐度:一般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为保苗密度为60006500/亩,中等土壤肥力地块为6000/亩为宜,出苗显行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45片叶时及时间定苗,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杂草,提高整齐度和成穗率。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农育2002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自1314×新自388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4.7天,比对照KWS63331.3天。株型平展,平均株高233cm,穗位103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7%,穗长16.6cm,穗粗4.4cm,秃尖0.6cm,穗行15.9行,行粒数33.2粒,穗型长锥型,穗轴粉色,出籽率81.1%,百粒重27.7g,籽粒黄色,粒型硬粒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3g/L,粗蛋白质8.92%,粗脂肪4.24%,粗淀粉75.26%,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5.25千克,比对照KWS6333增产6.4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5.5千克,比对照增产6.03%

栽培技术要点:力争早播,在南疆地区适宜播种期为62075及时抢墒播种;合理密植,提高田间整齐度:一般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为保苗密度为60006500/亩,中等土壤肥力地块为6000/亩为宜,出苗显行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45片叶时及时间定苗,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杂草,提高整齐度和成穗率,促进玉米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及时防虫防病,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 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运禾917

选育单位:新疆新锐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5345×HZ7FC1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9.9天,比对照KWS33761.6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90.4cm,穗位107.7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85%,穗长18.3cm,穗粗5.05cm,秃尖1.1cm,穗行15.4行,行粒数35.6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2.7%,百粒重35.5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7g/L,粗蛋白质8.97%,粗脂肪3.23%,粗淀粉74.66%,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09.8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5.9%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08千克,比对照增产3.35%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选择土层厚无盐碱的土地种植。春播时最好选秋耕冬灌地。秋耕前施基肥(农家肥34/亩);整地要确保墒足.地平.土碎.地净(无杂草残根)。2.播期:北疆4月中下旬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12即可播种。3.密度:一般亩保苗6500株左右。4.施肥:施足底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30公斤,追肥尿素4050公斤,钾肥15公斤左右。5.采用包衣种子,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大喇叭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及红蜘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茎腐病。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J75

选育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襄阳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WF009×HWF03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88.9天,比对照新特1号早0.2天。花丝浅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49.8cm,穗位115.3cm,穗型长筒型,穗长21.4厘米,穗粗5厘米,秃尖长0.6cm,穗行数16,行粒数36.8,穗轴白色,籽粒白,糯质,鲜百粒重36.9克,鲜出籽率60.9%。保绿度100%。倒伏率0.3%,倒折率1.1%,双穗株9.35%,空杆率0%。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糯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8.35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238.4千克,比对照增产0.52%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241千克,比对照增产5.2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春季地温稳定通过12摄氏度时为始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播种,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一般不宜播种,以免花期遇高温干旱而影响结实;2.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玉米螟.金龟子.老鼠等。与其它玉米隔离300米种植,覆膜滴灌节水栽培,种植密度40004500 /亩。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美香甜909

选育单位:昌吉市兴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A414×F83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78.4天,比对照新甜玉18号早3天。花丝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平均株高200.9cm,穗位60.3cm,穗型长筒型,穗长20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1.25cm,穗行数16.1,行粒数38.9,穗轴白色,籽粒黄白,甜质,鲜百粒重33.8克,鲜出籽率69%。保绿度90%。倒伏率0%,倒折率1.25%,双穗株8.5%,空杆率0%。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甜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6.9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089.8千克,比对照增产5.26%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118.4千克,比对照增产3.21%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土壤栽培,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500米以上种植。待地温稳定在12度左右即可播种。适宜密度为35004000/亩。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预防红蜘蛛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香甜52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414×Lbsh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79.5天,比对照新特玉5号早4.5天。花丝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平均株高186.5cm,穗位61.1cm,穗型长锥型,穗长22.5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0.8cm,穗行数17.4,行粒数37.4,穗轴白色,籽粒黄白,甜质,鲜百粒重36.2克,鲜出籽率69%。保绿度100%。倒伏率0%,倒折率0.3%,双穗株12.3率,空杆率2.3%。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甜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9.2分。

产量表现:20192020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979.7千克,比对照增产8.86%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137.8千克,比对照增产9.70%

栽培技术要点:与非超甜玉米严格隔离种植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XFZ1001

选育单位: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ZL100×ZL1A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到成熟120.2天,折合亩产715.95kg,株型半紧凑,株高283cm,穗位 115cm,穗长18.6cm,穗粗4.9cm,行数 16.0行,行粒数37,百粒重28.9g,出籽率80.1%,果穗筒形,粒型马齿,轴色红,籽粒黄色。转基因鉴定结果:经检测,待测样品未检出外源调控元件CaMV35S启动子.MOS终止子,未检测出barpat基因成分.Bt 基因成分,检验结果为阴性。抗性结果:根据2023年新疆祥丰试验点两次田间抗病性鉴定意见:丝黑穗病0%,大斑病0%,纹枯病 0%,青枯病0%,倒伏率0%,玉米螟0%。品质检测结果:直链淀粉(以干基计),单位g/100g,检测方法:GB/T156832008,检测结果:72.77

产量表现:2021年自治区鲜食甜.糯玉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8.1kg,对照暂无。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3.8kg,对照暂无。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人工播种或机械精量播种,播深 45cm。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实行全层施肥,底肥以磷肥为主,追肥氮磷结合,头水不宜过早,适时蹲苗,中后期加强水肥管理,小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后期注意防治红蜘蛛。

适宜种植区域:高直链淀粉玉米,≥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1215

选育单位: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3001×F30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4.6天,比对照KWS63331.4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54cm,穗位87.5cm,倒伏率0.85%,倒折率0%,空杆率0.6%,穗长17.9cm,穗粗4.8cm,秃尖1.2cm,穗行15行,行粒数33.1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白色,出籽率87.5%,百粒重33.4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44g/L,粗蛋白质8.97%,粗脂肪4.37%,粗淀粉73.99%,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南疆复播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3.2千克,比对照KWS6333增产8.6%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3.2千克,比对照增产8.98%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足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2.播期与种植形式。麦后复播,播前要精细整地,以保全苗。播种密度60006500/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XF2156

选育单位: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F753×XF86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否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8天,比对照先玉3350.2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5cm,穗位105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1.1%,穗长19.7cm,穗粗5cm,秃尖0.9cm,穗行16.3行,行粒数40.9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3%,百粒重36.5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1g/L,粗蛋白质8.5%,粗脂肪4.1%,粗淀粉75.22%,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72.4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0.06%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92.1千克,比对照增产7.01%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密度。适时早播,春播一般在地温稳定在大于等于10度时播种比较适宜。播种密度适宜55006000/亩。2.科学施肥:底肥亩施氮..钾复合肥50公斤/亩。培肥地力。带好种肥二铵20公斤/亩,钾肥8公斤/亩,重施穗肥2530公斤/亩公斤/亩。巧施花粒肥10公斤/亩。3.适时灌水,全生育期灌水67次,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4.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玉米螟红蜘蛛叶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5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XF2110

选育单位: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H1M/HGY1M×XFH5F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2.7天,比对照新玉29号晚1.1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69cm,穗位97.5cm,倒伏率0.3%,倒折率0%,空杆率0.45%,穗长17.1cm,穗粗4.7cm,秃尖0.8cm,穗行15.8行,行粒数30.1粒,穗型短锥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3.95%,百粒重29.8g,籽粒黄色,粒型硬粒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58.5g/L,粗蛋白质9%,粗脂肪4.11%,粗淀粉73.95%,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南疆复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38.2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9.69%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2.4千克,比对照增产8.6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密度;适时早播,春播一般地温稳定在大于等于10摄氏度时比较适宜,亩保苗55006000株。2.科学施肥:底肥亩施氮..钾复合肥50公斤/亩,培肥地力。带好种肥(二铵㎏20公斤/亩.钾肥8公斤/亩),重施穗肥尿素2530公斤/亩,巧施花粒肥尿素10公斤/亩。3.适时灌水:全生育期灌水67次,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4.防治病虫害:即时防治玉米螟.红蜘蛛叶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41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KWS2163

选育单位:KWS SAAT SE&Co.KGaA

品种来源:KW4MM1655×KW7M100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9.65天,比对照KWS25640.6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17.5cm,穗位155cm,倒伏率0.6%,倒折率0.3%,空杆率0.35%,穗长19.2cm,穗粗5.3cm,秃尖0.9cm,穗行12.25行,行粒数35.6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百粒重41.6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8g/L,粗蛋白质9.31%,粗脂肪3.32%,粗淀粉75.24%,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40.1千克,比对照KWS2564增产9.65%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0.3千克,比对照增产8.37%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精量点播。选用符合单粒精量点播的高质量种子,必须为包衣种子。5月上旬播种。建议适期早播。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侧开沟.深追氮肥(深10厘米左右,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5.适时收获:为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600℃39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科沃036

选育单位:KWS SAAT SE&Co.KGaA

品种来源:KW4FP1579×KW7FP174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8.5天,比对照KWS33760.6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305cm,穗位117cm,倒伏率0.05%,倒折率0.55%,空杆率0.5%,穗长19.2cm,穗粗5.3cm,秃尖1.1cm,穗行17.3行,行粒数38.7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百粒重35.6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1g/L,粗蛋白质8.36%,粗脂肪4.66%,粗淀粉75.98%,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28.6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12.3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17.5千克,比对照增产13.57%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精量点播。选用符合单粒精量点播的高质量种子,必须为包衣种子。5月上旬播种。建议适期早播。3.合理密植:中高水肥条件下适宜密度以每亩70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微肥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侧开沟深追氮肥(10厘米左右,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5.适时收获:为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JFY661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FY68×JH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4.3天,比对照KWS63330.8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36.5cm,穗位83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65%,穗长16.75cm,穗粗4.75cm,秃尖0.4cm,穗行13.65行,行粒数34.25粒,穗型短锥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0.55%,百粒重34.75g,籽粒黄色,粒型硬粒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8g/L,粗蛋白质10.12%,粗脂肪4.77%,粗淀粉70.99%,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8.95千克,比对照KWS6333增产7.0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2.4千克,比对照增产7.13%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5500/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41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JFY664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FY692×JL8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5天,比对照新玉29号早0.1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1.45cm,穗位107.55cm,倒伏率0.2%,倒折率0%,空杆率0.1%,穗长16.7cm,穗粗4.45cm,秃尖1cm,穗行16.65行,行粒数32.45粒,穗型长锥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2.8%,百粒重29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1g/L,粗蛋白质8.96%,粗脂肪3.94%,粗淀粉74.8%,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6.35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4.8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7.1千克,比对照增产5.26%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底肥亩施氮钾复合肥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5500/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41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粒208

选育单位: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1208×JL15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0.4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0.3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56.8cm,穗位101.5cm,倒伏率0%,倒折率0.1%,空杆率0%,穗长18.8cm,穗粗4.9cm,秃尖1.1cm,穗行15.1行,行粒数36.3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1%,百粒重35.8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0.5g/L,粗蛋白质9.2%,粗脂肪4.3%,粗淀粉74.4%,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71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93.3千克,比对照增产5.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季节在410日左右播种,低温大于5摄氏度为标准。2.建议播种密度60006500/亩左右。3.适期早播,播种量2.5公斤左右,施足基肥,带好种肥,全生育期一般亩施尿素4050公斤(分次施入), 磷肥2030公斤,钾肥815公斤。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粒粒金223

选育单位: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81F×H2M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5.7天,比对照先玉3350.4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81.5cm,穗位116cm,倒伏率0.1%,倒折率0.8%,空杆率0.3%,穗长17.6cm,穗粗5.1cm,秃尖1.3cm,穗行18.7行,行粒数36.1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8.9%,百粒重33.9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46g/L,粗蛋白质8.58%,粗脂肪4.2%,粗淀粉75.13%,赖氨酸0.3%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43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1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13.2千克,比对照增产4.7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种植区域:南疆春播晚熟玉米种植区。2.适宜种植季节在410日左右播种,低温大于5摄氏度为标准。3.建议播种密度55006000株/亩左右。4.适期早播,亩播量2.5公斤左右,施足基肥,带好种肥,全生育期一般亩施尿素4050公斤(分次施入),磷肥2030公斤,钾肥1520公斤。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5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九圣禾323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Y513×LY231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8.6天,比对照KWS33760.8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90cm,穗位104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4%,穗长17.8cm,穗粗4.9cm,秃尖1.7cm,穗行16行,行粒数34.2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4%,百粒重35.7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5.5g/L,粗蛋白质9.55%,粗脂肪4.54%,粗淀粉73.53%,赖氨酸0.33%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5.2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5.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0.8千克,比对照增产10.01%

栽培技术要点:1.制种田选择:制种田选用隔离条件好,不重茬地块。要求土壤肥力较高且均匀一致,具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含量1.2%以上。2.隔离:制种田与其它玉米花粉来源地相隔距离必须在300米以上。3.播种:父母本行比1:5,一期父本播种60%和母本同期播种,第5天播二期父本40%,母本播种密度6300/亩,父本播种密度1000/亩,亩保苗数7000株。播种时父本采用人工播种母本采用机械进行播种,播种前检查株距行距检查器械清理干净。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XF2101

选育单位:新疆先锋伟业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F12M/GY1M×XFZ1M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3.2天,比对照KWS63330.2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59cm,穗位89cm,倒伏率0.65%,倒折率0%,空杆率0.3%,穗长18.1cm,穗粗4.3cm,秃尖0.95cm,穗行13.8行,行粒数33.2粒,穗型长锥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3.8%,百粒重34.4g,籽粒黄色,粒型硬粒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57g/L,粗蛋白质9.02%,粗脂肪4.7%,粗淀粉73.73%,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9.3千克,比对照KWS6333增产9.1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8千克,比对照增产6.9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密度;适时早播,春播一般地温稳定在大于等于10摄氏度时比较适宜,亩保苗55006000株。2.科学施肥:底肥亩施氮钾复合肥50公斤/亩,培肥地力。带好种肥(二铵㎏20公斤/亩钾肥8公斤/亩),重施穗肥尿素2530公斤/亩,巧施花粒肥尿素10公斤/亩。3.适时灌水:全生育期灌水67次,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4.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玉米螟红蜘蛛叶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XS9056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WF×F30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82.9天,比对照新特玉1.京科糯20007.5天。花丝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61cm,穗位114cm,穗型长筒型,穗长21.9厘米,穗粗5厘米,秃尖长0.5cm,穗行数15.3,行粒数38.2,穗轴白色,籽粒白,糯质,鲜百粒重37.9克,鲜出籽率63.7%。保绿度90%。倒伏率0.3%,倒折率0.35%,双穗株1.8%,空杆率2.05%。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糯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6.5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576.6千克,比对照增产5.08%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490.7千克,比对照增产11.17%

栽培技术要点:覆膜滴灌节水种植,每亩种植35004000株,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好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垦甜030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01×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75.55天,比对照新甜玉18号早0.3天。花丝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平均株高208.5cm,穗位75cm,穗型长筒型,穗长20.95厘米,穗粗4.95厘米,秃尖长0.8cm,穗行数16.7,行粒数37,穗轴白色,籽粒黄白,甜质,鲜百粒重37克,鲜出籽率67.3%。保绿度95%。倒伏率0.4%,倒折率0.3%,双穗株3.2%,空杆率1.05%。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甜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7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190.7千克,比对照增产8.25%202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399.5千克,比对照增产7.13%

栽培技术要点:覆膜滴灌节水种植,每亩种植35004000株,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好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甜512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H4114×HL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75.9天,比对照新甜玉18号晚1.5天。花丝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平均株高200.7cm,穗位68.5cm,穗型长筒型,穗长20.8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1.2cm,穗行数15.5,行粒数36,穗轴白色,籽粒黄,甜质,鲜百粒重35.3克,鲜出籽率68.9%。保绿度95%。倒伏率0%,倒折率0.8%,双穗株1.85率,空杆率1.1%。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甜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5.9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182.8千克,比对照增产7.85%202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125.6千克,比对照增产6.31%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隔离: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500米以上种植。2.适期播种:待地温稳定在10度左右即可播种。3.种植密度:适宜密度为4000/亩左右。4.合理施肥:多施农家肥,种肥为25公斤NPK复合肥;抽雄后追施K肥增产明显。5.病虫害防治: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黑糯80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A330×DHN0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87.5天,比对照京科糯20001.6天。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38.2cm,穗位120.9cm,穗型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0.75cm,穗行数16.9,行粒数37.8,糯质,鲜百粒重35.8克,鲜出籽率66.6%。保绿度95%。倒伏率1.5%,倒折率0%,双穗株4.7%,空杆率2.3%。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糯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4.9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445.7千克,比对照增产8.5%202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372.7千克,比对照增产6.89%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隔离: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500米以上种植。2.适期播种:待地温稳定在10度左右即可播种。3.种植密度:适宜密度为4000/亩左右。4.合理施肥:多施农家肥,种肥为25公斤NPK复合肥;抽雄后追施K肥增产明显。5.病虫害防治: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祥甜003

选育单位: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A618×F83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穗采收76.1天,比对照新甜玉18号晚0.3天。花丝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平均株高214cm,穗位63cm,穗型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粗5厘米,秃尖长0.2cm,穗行数15.8,行粒数39,穗轴白色,籽粒黄,甜质,鲜百粒重37.8克,鲜出籽率66.6%。保绿度100%。倒伏率1.45%,倒折率1.1%,双穗株3.85%,空杆率0.35%。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结果:达到鲜食甜玉米类型品种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6.2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鲜食组玉米区域试验,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265.9千克,比对照增产15.10%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457.6千克,比对照增产11.28%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在中等肥力土壤栽培。2.适期播种:待地温稳定在10度左右即可播种。3.种植密度:适宜密度为4500/亩以下。4.合理施肥:多施农家肥,种肥为25公斤NPK复合肥。5.病虫害防治: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

适宜种植区域:鲜食玉米,≥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祥爆7

选育单位:新疆祥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XFB07×BB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5.2天,比对照新糯玉16号早4.6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75.1cm,穗位132.3cm,倒伏率0%,倒折率0.45%,空杆率0.15%,穗长18.2cm,穗粗3.4cm,秃尖1cm,穗行15.4行,行粒数35.7粒,穗型长锥型,穗轴白色,出籽率81.8%,百粒重20.8g,籽粒黄色,粒型珍珠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膨爆倍数30倍,花形蝶形,爆花率100%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爆裂组玉米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542.9千克,比对照增产11.8%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517.2千克,比对照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春季4月下旬播种,人工播种或机械精量播种,播深45cm,亩保苗45005500/亩。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实行全层施肥,底肥以磷肥为主,追肥氮磷结合,头水不宜过早,适时蹲苗,中后期加强水肥管理,小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后期注意防治红蜘蛛。

适宜种植区域:爆裂玉米,≥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Q201173

选育单位:新疆佳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11×Q7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属于球型爆裂玉米品种,出苗至成熟120.5天,较对照晚熟2.1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72cm,穗位高124cm;穗型:锥形;穗长19.7cm,穗粗3.6cm,秃尖1.0cm,穗行数13.2行,行粒数35.75粒,粒色:桔黄,粒型:珍珠型;双穗率16.5%;百粒重:239克;出籽率:85%。非转基因品种;经第农八师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保站对玉米病害和倒伏等田间情况鉴定,该品种发病率为0,倒伏倒折率0%。经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检测中心检测具备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经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品质鉴定:膨胀倍数25%,爆花率100%,花型:属于球型。

产量表现:2021年平均亩产量568.4公斤,较对照增产5.9%2022年平均亩产量524.8公斤,较对照增产7.72%。两年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亩生物产量546.6公斤,较对照增产6.81%

栽培技术要点:覆膜滴灌节水宽窄行栽培,每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前期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好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要求与本品种以外的其他玉米品种隔离200米以上。

适宜种植区域:爆裂玉米,≥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华西919

选育单位: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4601×X01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8.75天,比对照KWS33760.9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54.4cm,穗位95.8cm,倒伏率0.4%,倒折率0%,空杆率2.15%,穗长17.6cm,穗粗4.9cm,秃尖0.65cm,穗行15.3行,行粒数33.2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3.15%,百粒重35.2g,籽粒其他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8g/L,粗蛋白质8.62%,粗脂肪3.55%,粗淀粉77.49%,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99.495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7.5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05.63千克比对照增产4.34%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细播种: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春播区4205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5.适时收获: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博士918

选育单位:昌吉市金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127×W44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7天,比对照KWS33761.7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66.2cm,穗位105.8cm,倒伏率0.1%,倒折率0.1%,空杆率0%,穗长18.2cm,穗粗5cm,秃尖0cm,穗行16行,行粒数3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9.2%,百粒重33.87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9.5g/L,粗蛋白质9.33%,粗脂肪3.555%,粗淀粉75.235%,赖氨酸0.265%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96.1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8.92%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64.5千克比对照增产5.71%

栽培技术要点:需要>10℃活动积温23802450的地区播种,选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410日至510日播种,亩种植密度6500株。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博科221

选育单位:新疆九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B0035152×AJ71900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8.8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1.7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305.8cm,穗位123.9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20cm,穗粗4.8cm,秃尖0cm,穗行14.6行,行粒数38.1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8%,百粒重39.4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3g/L,粗蛋白质9.51%,粗脂肪3.64%,粗淀粉74.68%,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56.9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9.9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52.6千克比对照增产3.39%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加强种子的包衣处理,有效防治地下害虫。2.在适应区春 4月末5月初播种,每亩保苗55007000株。3.播种时施足底肥,亩施磷酸二铵 25 公斤以上,有条件的可施农家肥,追肥在拔节初期期追施尿素 15 公斤为宜。4.苗期应视墒情采取蹲苗措施,使其健壮控制株高,苗期注意中耕除草。喇叭口期注意用颗粒剂防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XL2021

选育单位:新疆西域绿洲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19134×L1913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5.5天,比对照新玉29号早0.2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63.3cm,穗位92.6cm,倒伏率0%,倒折率0.25%,空杆率0.2%,穗长16.4cm,穗粗5cm,秃尖0.4cm,穗行14行,行粒数38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8%,百粒重30.9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58g/L,粗蛋白质9.3%,粗脂肪3.37%,粗淀粉74.35%,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4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5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0.2千克比对照增产6.10%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足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2.播期与种植形式。麦后复播,播种密度60006500/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41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1216

选育单位: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L20011×FL2001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9.5天,比对照KWS33760.8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93.1cm,穗位109.6cm,倒伏率0%,倒折率0.35%,空杆率0%,穗长17.7cm,穗粗5cm,秃尖1cm,穗行14.9行,行粒数38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5%,百粒重34.3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45.5g/L,粗蛋白质8.61%,粗脂肪4.01%,粗淀粉74.77%,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92.4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6.04%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98.9千克比对照增产5.98%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足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60006500/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1217

选育单位: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L20017×FL2001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7.3天,比对照新玉29号晚0.9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76.5cm,穗位94.5cm,倒伏率0.04%,倒折率0.15%,空杆率1.2%,穗长17.1cm,穗粗4.91cm,秃尖0.81cm,穗行15.3行,行粒数32.2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5%,百粒重28.9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66.5g/L,粗蛋白质8.86%,粗脂肪3.55%,粗淀粉74.97%,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4.75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89%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4千克比对照增产7.29%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足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2.播期与种植形式。麦后复播,播前要精细整地,以保全苗。播种密度60006500/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41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1219

选育单位:新疆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FL20035×FL2003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5.2天,比对照华美1号早0.9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3.3cm,穗位115.5cm,倒伏率0.17%,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8.8cm,穗粗5cm,秃尖0.79cm,穗行15.1行,行粒数38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5%,百粒重38.6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96g/L,粗蛋白质9.5%,粗脂肪4.11%,粗淀粉74.49%,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52.55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5.8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53千克比对照增产7.92%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前期适当蹲苗,在肥水管理上应注意氮..钾的配合使用,施足基肥.种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及时防治病虫害。2.播期与种植形式。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10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60006500/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广科玉633

选育单位:新疆广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MA121×GFT21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6.9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0.8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72.4cm,穗位110.3cm,倒伏率0.2%,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8.9cm,穗粗4.7cm,秃尖0.6cm,穗行15.9行,行粒数42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6.7%,百粒重35.4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2g/L,粗蛋白质7.97%,粗脂肪3.27%,粗淀粉75.76%,赖氨酸0.24%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48.665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5.52%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0.2千克比对照增产5.78%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 50 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 尿素 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密度。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 10度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 6000 / 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广科玉559

选育单位:新疆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Z018×MS05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95.3天,比对照新玉29号早0.3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57cm,穗位86.4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35%,穗长16.4cm,穗粗5.1cm,秃尖0.53cm,穗行15.4行,行粒数38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0.6%,百粒重31.2g,籽粒黄色,粒型硬粒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中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8g/L,粗蛋白质8.4%,粗脂肪4.56%,粗淀粉75.61%,赖氨酸0.24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南疆复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0.775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6.9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7千克比对照增产7.83%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底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 50 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20kg/亩,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期与密度。播前要精细整地,地温要确保 10度以上进行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 5500 /亩。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4100℃47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MKL555

选育单位:昌吉市麦科莱农作物品种测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RT1×FGJ3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7.85天,比对照华美1号早0.8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8cm,穗位99.75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8.3cm,穗粗5.5cm,秃尖0.5cm,穗行16.5行,行粒数35.1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3.32%,百粒重34.15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90.5g/L,粗蛋白质9.305%,粗脂肪3.75%,粗淀粉74.785%,赖氨酸0.305%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40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1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78.1千克比对照增产6.58%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量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北疆春播区4105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00065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追肥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3次施肥,每次1215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MKL366

选育单位:昌吉市麦科莱农作物品种测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3828×M123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天,比对照KWS33762.0天。株型平展,平均株高269cm,穗位93.5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7.8cm,穗粗5cm,秃尖1.1cm,穗行15.4行,行粒数33.9粒,穗型短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3.4%,百粒重33.75g,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中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穗腐病;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98.5g/L,粗蛋白质10.3%,粗脂肪3.655%,粗淀粉74.91%,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75.85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7.4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05.3千克比对照增产6.77%

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及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精量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选用包衣种子。北疆春播区41055日播种为宜。3.合理密植:适宜密度以每亩60006500株左右为宜。4.科学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追肥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3次施肥,每次1215公斤左右。5.适时收获: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确保籽粒正常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杰农624

选育单位:新疆杰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J58B×N13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6.5天,比对照先玉335+0.0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60.9cm,穗位107.6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8.5cm,穗粗4.9cm,秃尖0.8cm,穗行15.1行,行粒数34.6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7.2%,百粒重36.7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R)茎腐病;抗(R)瘤黑粉病;抗(R)穗腐病;抗(R)大斑病;抗(R)小斑病;抗(R)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1.5g/L,粗蛋白质9.98%,粗脂肪3.95%,粗淀粉72.22%,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南疆春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47.85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7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70千克比对照增产5.68%

栽培技术要点:种肥亩施氮..钾复合肥3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kg/亩,授粉灌浆后亩施尿素20kg,钾肥10kg,生育期间注意水肥供应要充足;播前要精细整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以保全苗。播种密度55006000/亩;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400℃4500℃之间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农育5008

选育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自8815×新自632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3.9天,比对照华美1号早0.3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76.35cm,穗位109.95cm,倒伏率0.3%,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8.7cm,穗粗4.7cm,秃尖0.8cm,穗行15.15行,行粒数36.8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白色,出籽率88.7%,百粒重36.75g,籽粒其他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HR)茎腐病;高抗(HR)瘤黑粉病;高抗(HR)穗腐病;高抗(HR)大斑病;高抗(HR)小斑病;高抗(HR)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6.5g/L,粗蛋白质8.98%,粗脂肪3.87%,粗淀粉76.58%,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33.63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8.3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04.4千克比对照增产3.42%

栽培技术要点:1.北疆适播期415510日。2.土壤达到标准,无杂草无根茬。3.深度地膜播种45厘米,露地播种56厘米;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复土良好。4.保苗密度60006500/亩,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杂草。5.播前整地时每亩深施磷酸二铵2530公斤尿素68公斤,硫酸钾35公斤做基肥。采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技术,全生育期灌水67次,头水开始前4次随水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HC1607

选育单位:新疆禾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1824×F00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6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0.4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77.7cm,穗位107.8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9.6cm,穗粗4.7cm,秃尖1.5cm,穗行14.4行,行粒数37.6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4.6%,百粒重36.9g,籽粒橙红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HR)茎腐病;高抗(HR)瘤黑粉病;高抗(HR)穗腐病;高抗(HR)大斑病;高抗(HR)小斑病;高抗(HR)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8g/L,粗蛋白质8.83%,粗脂肪3.81%,粗淀粉75.94%,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15.88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78%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14.8千克比对照增产4.31%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建议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点播42555日播种为宜。3.每亩65007000株为宜。4.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4次施肥,每次10公斤左右。5.待籽粒水份降至28%左右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登海2101

选育单位:昌吉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L75×DH583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4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0.2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77cm,穗位112.1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9.6cm,穗粗5.1cm,秃尖1.2cm,穗行14.6行,行粒数35.5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4.3%,百粒重39.5g,籽粒橙红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HR)茎腐病;高抗(HR)瘤黑粉病;高抗(HR)穗腐病;高抗(HR)大斑病;高抗(HR)小斑病;高抗(HR)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4g/L,粗蛋白质9.65%,粗脂肪3.75%,粗淀粉75.26%,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18.64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7.0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25.3千克比对照增产5.21%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北疆春播区41055日播种为宜。3.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追肥(尿素)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3次施肥,每次1520公斤左右。5.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登海2107

选育单位:昌吉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337×DHX526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4天,比对照华美1号晚0.2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79.8cm,穗位100.3cm,倒伏率0.05%,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19.6cm,穗粗5.2cm,秃尖0cm,穗行17.1行,行粒数35.1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5%,百粒重36.8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HR)茎腐病;高抗(HR)瘤黑粉病;高抗(HR)穗腐病;高抗(HR)大斑病;高抗(HR)小斑病;高抗(HR)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4g/L,粗蛋白质9.12%,粗脂肪3.85%,粗淀粉75.63%,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214.12千克,比对照华美1号增产6.64%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22.0千克比对照增产4.93%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灌排方便的地块。2.北疆春播区41055日播种为宜。3.每亩65007000株左右为宜。4.氮磷钾配合基肥与追肥配合。滴灌地追肥(尿素)采用分期施肥,在头水花期灌浆期分3次施肥,每次1520公斤左右。5.应待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即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100℃37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 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七彩184

选育单位:新疆七彩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ZCY111×6CZCYDB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1.7天,比对照KWS33761.5天。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83.1cm,穗位100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2%,穗长18.2cm,穗粗4.8cm,秃尖0.6cm,穗行14.4行,行粒数36.3粒,穗型长锥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9.6%,百粒重37.2g,籽粒橙红色,粒型半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高抗(HR)茎腐病;抗(R)瘤黑粉病;抗(R)穗腐病;抗(R)大斑病;抗(R)小斑病;抗(R)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75.5g/L,粗蛋白质8.69%,粗脂肪4.16%,粗淀粉71.86%,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00.2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7.9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98.3千克比对照增产8.76%

栽培技术要点: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一般4月中下旬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摄氏度时方可进行播种。适宜密度:一般亩保苗 60007000 株。田间管理:足墒适期播种,促全苗,合理密植,注意苗期地老虎防治;中耕23次,适时培土追肥,注意果穗灌浆中后期水肥管理,防止出现凸尖.脱水脱肥;成熟后及时收获;注意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 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玉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杰农832

选育单位:新疆杰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JM34×NM6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3天,比对照KWS33761.5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0cm,穗位111cm,倒伏率0%,倒折率0%,空杆率0%,穗长20.1cm,穗粗4.9cm,秃尖1.3cm,穗行15.1行,行粒数39.6粒,穗型长筒型,穗轴红色,出籽率82.6%,百粒重34g,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R)茎腐病;抗(R)瘤黑粉病;抗(R)穗腐病;抗(R)大斑病;抗(R)小斑病;抗(R)丝黑穗病。品质检测结果:容重789g/L,粗蛋白质8.97%,粗脂肪3.98%,粗淀粉73.94%,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北疆春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26.15千克,比对照KWS3376增产8.5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38.8千克比对照增产7.71%

栽培技术要点:1.底肥亩施氮..钾复合肥3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kg/亩,授粉灌浆后亩施尿素20kg,钾肥10kg。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玉米螟虫。2.播前要精细整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以保全苗。 播种密度65007000/亩。3.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颗粒剂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中耕或药剂除草。

适宜种植区域:普通玉米,≧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2600℃3400℃的玉米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石研2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自育(石H1×48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8天左右,霜前花率98.8%以上。植株塔型,株型紧凑..叶中量绒毛,花冠乳白色,花药乳黄色。叶层分布合理,通透性好。茎秆坚韧抗倒伏,宜机采。苗期生长健壮,长势强;中后期生长稳健。第一果枝节位56节,果枝台数810台。子叶为肾形,真叶普通叶型,掌状五裂,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缘皱,背面有细茸毛,单铃重6.1g,籽指9.5g,衣分44.6%20202021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石河子棉花所植保室抗性鉴定结果(发病高峰期):枯萎病病指3.2,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2.4,耐黄萎病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mm,比强度31.8cN/tex,马克隆值4.5,整齐度指数85.9%,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皮棉亩产173.5kg,比对照增产13.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亩产174.3kg,比对照增产9.0%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争全苗,播期为41020日。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123万,收获株数2122万株。水肥运筹:滴灌89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滴水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化调23次,中后期化调23次,株高控制在75cm左右。75日前打顶,留810台果枝。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新农早134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FY226×FY4086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1 d,株型紧凑,式果枝,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为绿色,铃卵圆形,单铃重5.6g,衣分45.0%,子指9.8 g,霜前花率98.3%。转基因鉴定为非转基因品种,高抗枯萎耐黄萎。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断裂比强度31.5cN/tex,马克隆值4.3。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熟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70.9kg,比对照增产9.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77.8kg,比对照增产11.2%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41525日;合理密植:收获株数在1.3万株/亩左右。合理施肥,全生育期滴水811次,8月下旬停水。全生育期化控56次。710日前结束打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建议施用低毒或生物杀虫剂。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新石杂25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自育(1951 X 43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在新疆早熟棉亚区,从出苗到吐絮约119天左右,霜前花率99.4%以上。植株塔型,株型紧凑叶中量绒毛,花冠乳白色,花药乳黄色。叶层分布合理,通透性好。茎秆粗壮,宜机采。苗期生长健壮,长势强;中后期生长稳健。II式果枝,第一果枝节位5.6节,果枝台数810台。子叶为肾形,真叶普通叶型,掌状五裂,叶片中等大小,色较绿.缘皱,背面有细茸毛。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多为5室,铃面光滑,有腺体,单铃重6.1g,吐絮畅,不落絮,好拾花,可机采。种子肾形,褐色,中等大,毛籽灰白色,短绒中量,籽指10.1g。单铃重6.1g,子指10.1g,衣分43.5%,在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皮棉单产2887.5kg·hm2左右。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4mm,比强度32.7cN/tex,马克隆值4.6,整齐度指数87.3%,达到II型品种标准。枯萎病病指3.5,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8.2,耐黄萎病品种,抗逆性强。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熟棉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91.2kg,比对照增产20.8%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7.9kg,比对照增产17.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栽培地区:本品种适宜南北疆早熟棉区种植。2.适期早播:适宜播期为41025日。3.合理密植:收获株数1.21.4万株/亩为宜,力争棉苗早壮。4.科学用肥:测土配方,科学用肥,N.P.K比例适当,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亩施标肥180200kg80%P3040%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叶面喷施叶面肥和B/Zn等微肥。5.合理灌溉:看天看地看苗把握好进头水和停水时间。8月下旬停水,滴水810次。6.全程化调: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情况而定。一般现行后轻控,亩用缩节胺22.5g;现蕾期45 g;初花期中控,68 g缩节胺;打顶后5天重控,亩用缩节胺1012g,旺长棉田亩用缩节胺1520g7.适时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0台,7月初打顶结束。8.植保工作: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石研1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自育(ZB1×08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18天左右,霜前花率99%以上。植株塔型,株型紧凑..叶中量绒毛,花冠乳白色,花药乳黄色。叶层分布合理,通透性好。茎秆坚韧抗倒伏,宜机采。II式果枝,第一果枝节位56节,果枝台数810台。叶形:子叶为肾形,真叶普通叶型,掌状五裂,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缘皱,背面有细茸毛。铃卵圆形,中等大,铃面光滑,有腺体,单铃重5.7g,籽指10.5g,衣分42.7%。枯萎病病指4.2,高抗,黄萎病病指24.2,耐黄萎病品种。20202022年两年检测结果为非转基因,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mm,比强度31.1cN/tex,马克隆值4.6,整齐度指数86.1%,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69.2kg,比对照增产11.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0.3kg,比对照增产12.9%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争全苗,播期为41020日。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123万,收获株数2022万株。水肥运筹:滴灌89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水。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化调12次,中后期化调23次,株高控制在70cm左右。打顶:710日前打顶,留810台果枝。催熟剂喷施:坚持絮到不等时,时到不等絮的原则进行喷施,915日前完成喷施作业。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石棉研4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H8×Y10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16天。株形较紧凑,株高77.2厘米,果枝式,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果枝始节位5.6节,单株结铃6.2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9克,衣分43.6%,籽指9.7克,霜前花率98.8%。出苗较好,长势强,整齐度好,吐絮畅。转基因鉴定结果:经河南中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该样品中未检测出G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转基因成分。抗性结果:枯萎病病指4.4,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1.3,耐黄萎病。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机采棉花品种区试(A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16.2公斤181.7公斤和179.7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11.4%114.2%114.1%2022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01.3公斤177.3公斤和175.2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06.6%110.9%111.1%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争全苗,适宜播期为41020日。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124万,收获株数2022万株。灌水:滴灌89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量。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化调12次,中后期化调23次,株高控制在70cm左右,710日前打顶,留810台果枝。植保工作: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庄稼汉201

选育单位:石河子市庄稼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自育(H8×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8天左右,霜前花率98.9%以上。植株塔型,株型紧凑..叶中量绒毛,花冠乳白色,花药乳黄色。叶层分布合理,通透性好。茎秆坚韧抗倒伏,宜机采。苗期生长健壮,长势强;中后期生长稳健。第一果枝节位56节,子叶为肾形,真叶普通叶型,掌状五裂,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缘皱,背面有细茸毛。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多为5室,铃面光滑,有腺体,单铃重6.0g,吐絮畅,不落絮,好拾花,可机采,籽指9.8g,衣分43.1%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专业基因品种,石河子棉花所植保室抗性鉴定结果(发病高峰期):枯萎病病指2.3,高抗,黄萎病病指27.0,耐黄萎病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7mm,比强度32.5cN/tex,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7.2%,达到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78.5kg,比对照增产12.4%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8.6kg,比对照增产12.0%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争全苗,播期为41520日。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122万,收获株数2021万株。水肥运筹:滴灌89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化调12次,中后期化调23次,株高控制在80cm左右。打顶:71日前打顶,留810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棉830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陆中46×K388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8天。式果枝,长势较强,株型紧凑,株高75.3厘米,茎秆较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大.上举,叶色较深,果枝始节位6.0节,单株结铃6.7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8克,衣分43.5%,籽指11.0克,霜前花率97.4%。含絮好,吐絮畅。高抗枯萎.耐黄萎。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9毫米,断裂比强度32.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0,断裂伸长率6.3%,反射率79.5%,黄色深度7.9,整齐度指数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67。两年转基因检测均为阴性,属于非转基因品种。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75kg,比对照增产11.4%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86.2kg,比对照增产12.2%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要适时早播,当膜下5cm地温稳定达到12℃时为最佳播期,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2.施肥:施足基肥,平衡追肥,充足保证生育期各元素肥料。3.灌水:6月中旬灌头水,滴灌每68天灌一次,花铃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8月底停水。4.调控:在苗蕾期加强化学调控和塑形,进入初花期后化控要谨慎,并结合水肥调控,打顶后进行一次较重的化控,全生育期缩节胺用量2030g/亩。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HY803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自育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株形较松散,株高80.0厘米,果枝式,茎秆较细,茸毛较多,叶片较大.上举,叶色较深,果枝始节位5.9节,单株结铃6.4个,铃卵圆形,单铃重6.0克,衣分43.3%,籽指10.5克,霜前花率97.2%。出苗较好,长势强,整齐度好,吐絮畅。高抗枯萎.耐黄萎。转基因鉴定结果:经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鉴定为阴性。抗病性检测结果:枯萎病病指4.7,其枯萎病反应类型为HR,属高抗。黄萎病剖杆病指30.6,其黄萎病反应类型为T,属耐黄萎病。品质检测结果:20202021年两年区试结果,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8毫米,断裂比强度32.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1,断裂伸长率6.5%,反射率79.4%,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6.1%,纺纱均匀性指数168。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年两年区试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8.8公斤172.5公斤和167.4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12.0%111.9%112.0%2022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21.8公斤181.5公斤和181.5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06%109.5%109.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密度:正常年份一般在4515日播种为宜,理论株数在1.61.8万株/亩,收获株数在1.31.5万株/亩。2.基肥及追肥: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3.生育期管理:播后早中耕;一般在7110日打顶;生育期内加压滴灌一般1012次,91日左右停水。4.化学调控及虫害防治:根据棉田长势进行化学调控,化控采取..的原则。生育期主要做好地下害虫棉蓟马蚜虫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预防与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塔河13

选育单位: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K6×11A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8天;全期生长稳健,整齐度好。株型塔形,式果枝,茎杆粗壮,株型清秀,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株高79.7cm,第一果枝节位5.8节,单株结铃5.9个,铃为卵圆形,铃室45室,单铃重6.2g,衣分43.4%,子指10.4g,霜前花率98%。吐絮畅,易采摘。转基因鉴定结果为非转基因常规陆地棉品种。枯萎病病情指数为2.9,为高抗枯萎病品种;黄萎病病情指数为24.8,为耐黄萎病品种。上半部平均长度31.4mm,断裂比强度34.5cn/tex,马克隆值4.0,断裂伸长率5.3%,反射率81.7%,黄色深度7.8,整齐度指数85.9%,纺纱均匀性指数174。该品种为早中熟非转基因抗枯耐黄萎中绒常规陆地棉。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年两年自治区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06.1kg173.1kg169.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6.5%108.5%109.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12.4kg179.4kg179.4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4%108.4%108.4%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播种。该品系叶片中等大小,类果枝,株型清秀,亩保苗1300014000株。2.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沟灌棉田8月中下旬停水,滴灌棉田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3.依棉田长势,合理化调,田间化调以为原则,株高控制在80cm为宜。4.打顶:要求在75日左右打顶,打顶前后根据田间长势,重施花铃肥。5.根据当地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测报,及时准确开展防治,降低虫害损失。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塔河10

选育单位: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522×T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7天左右,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植株清秀,株形较紧凑,类果枝,株高79.6cm,茎杆较粗壮.直立,茸毛较多,叶片较大上举,叶色深绿,单株结铃6.3个,棉铃为卵圆形,铃大,铃室45室,单铃重6.1g,衣分42.8%,子指10.5g,霜前花率98.2%。该品种为非转基因机采棉品种。经石河子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鉴定,该品种2020年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为12.2%,平均病指为3.2,校正病指为3.2,高抗枯萎;2021年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为6.6%,平均病指为2.8,校正病指为2.8,高抗枯萎。2020年黄萎病平均发病率为22.1%,平均病指为20.0,校正病指为19.4,抗黄萎病;2020年黄萎病平均发病率为35.2%,平均病指为21.0,校正病指为21.8,耐黄萎病。两年平均的鉴定结果:该品种为高抗枯萎.耐黄萎病品种。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纤维品质检验测定,20202021年连续两年棉纤维平均结果为,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8mm,断裂比强度34.1cN/tex,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7.1%,反射率79.3%,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6.9%,纺纱均匀性指数174.0。该品种为早中熟非转基因高抗枯萎耐黄萎,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27.7kg183.3kg179.5kg,分别为对照的114.6%115.0%115.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24.2kg181.1kg181.1kg,分别为对照的107.1%109.9%109.9%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播种。该品种叶片较大.上举,式果枝,植株清秀,适合密植,保苗1300015000/亩。2. 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沟灌棉田8月中下旬停水,滴管棉田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3.依棉田长势,合理化调,田间化调以..为原则,株高控制在80cm为宜。4.打顶:要求在75日左右打顶,打顶前后根据田间长势,重施花铃肥。5.根据当地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测报,及时准确开展防治,降低虫害损失。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良鑫1

选育单位:尉犁县良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390×0438×66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南疆早中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8天。苗期长势较好,中后期长势稳健。株形紧凑,株高79.6厘米,果枝式,茎秆较细,茸毛较少,叶片较大.上举,叶色较深,果枝始节位6节,单株结铃6.1个,铃卵圆形,单铃重6.2克,衣分43.8%,籽指10.6克,霜前花率98.3%。出苗较好,长势较强,整齐度好,吐絮畅。高抗枯萎.耐黄萎。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31.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2,断裂伸长率6.5%,反射率80.4%,黄色深度8.3,整齐度指数85.2%,纺纱均匀性指数158.5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4.4公斤172.8公斤和169.7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05.8%108.6%109.4%2022年自治区南疆早中熟机采棉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17.5公斤181.2公斤和181.2公斤,分别为的105%109.2%109.2%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早中熟棉区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2.亩保苗密度1300015000株。3.施足底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注重使用有机肥。4.播后中耕,提早定苗,一般在7月上旬打顶。5.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前轻后重。6.注意及时防治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等虫害。7.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中鲁花167

选育单位:新疆德豪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鲁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D66 ×HZ13

其他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9 天。株高74 cm,果枝始节位5.7节,单株结铃6.4个,单铃重6.1 g,衣分44.0%,子指10.8g,霜前花率94.7%;转基因鉴定结果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受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委托,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进行抗性鉴定,2019年中鲁花167枯萎病校正病指数3.4,高抗枯萎病,黄萎病校正病指数27.3,耐黄萎病;品质检测结果:20192020两年区试平均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6 mm,断裂比强度33.5cN/Tex,马克隆值4.1,断裂伸长率6.2%,反射率78.9%,黄色深度8.5,整齐度指数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65.9。品种类型标准: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92020年自治区南疆早中熟组两年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372.3kg166.6kg159.0kg,分别比对照增产8.6%10.4%8.9%2021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403.0公斤172.2公斤和168.0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7.2%11.6%11.8%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早中熟棉区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2.亩保苗密度1300015000株。3.施足底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注重施用有机肥。4.播后中耕,提早定苗,一般在7月中旬打顶。5.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前轻后重。6.注意及时防治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等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主审委员签名: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棉6JK626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87×H038)F1×J128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为塔型,无限,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叶片大,叶色中等绿色,卵形。是否转基因品种:否。生育期130第一果枝节位6.2节,单株结铃6.5单铃重6.27g衣分47.1%籽指12.34g霜前花率97.8%,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89.4毫米,断裂比强度38.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8.9%整齐度指数84.8%。抗病性鉴定:20202021年自治区两年试验平均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4.1,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27.2,耐黄萎病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80.0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12.9%202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80.5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本品种适宜新疆早中熟棉区种植。适宜播期为41020日。收获株数1.21.5万株/亩为宜,力争棉苗早壮。测土配方,科学用肥,N.P.K比例适当,一般为1.0:0.4:0.2,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亩施标肥140160kg7080%P3040%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施K肥和B/Zn等微肥。看天看地看苗把握好进头水和停水时间。要特别重视7月高温期间的灌溉。采取滴水量的上限和滴水间隔的下限。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进行全程化调。一般在34叶期轻控,亩用缩节胺0.30.5g;现蕾期67叶期1.01.5 g缩节胺;初花期中控,见花前后34 g缩节胺;打顶后57天重控,亩用缩节胺68 g,旺长棉田在7月底至8月初再进行补控,亩用缩节胺68 g。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2台,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按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植保工作。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棉5(JK625)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陆中68×J1185×J202)F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为塔型,无限,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叶片中等,叶色中等绿色,卵形。是否转基因品种:否。生育期127第一果枝节位5.9节,单株结铃5.3单铃重6.9g衣分44.4%籽指10.1g霜前花率100%,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毫米,断裂比强度30.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1断裂伸长率7%整齐度指数86.3%。抗病性鉴定:20202021年自治区两年试验平均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2.8,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30.1,耐黄萎病。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76.0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17.6%202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89.0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14.1%

栽培技术要点:本品种适宜新疆早中熟棉区种植。适宜播期为41020日。收获株数1.21.5万株/亩为宜,力争棉苗早....壮。测土配方,科学用肥,N.P.K比例适当,一般为1.0:0.4:0.2,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亩施标肥140160kg7080%P3040%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施K肥和B/Zn等微肥。看天.看地.看苗把握好进头水和停水时间。要特别重视7月高温期间的灌溉。采取滴水量的上限和滴水间隔的下限。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进行全程化调。一般在34叶期轻控,亩用缩节胺0.30.5g;现蕾期,67叶期1.01.5 g缩节胺;初花期中控,见花前后34 g缩节胺;打顶后57天重控,亩用缩节胺68 g,旺长棉田在7月底至8月初再进行补控,亩用缩节胺68 g。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2台,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按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植保工作。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Sss1701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巴州禾春洲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301×BP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ΙΙ式果枝,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叶片中等,叶色中等绿色,卵形。是否转基因品种:否。生育期134第一果枝节位6.6节,单株结铃6.4单铃重5.9g衣分43%籽指10.7g霜前花率96.3%,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5毫米,断裂比强度32.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5断裂伸长率6.7%整齐度指数85.1%。抗病性鉴定:20192022年自治区两年试验平均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14.5,耐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28.8,耐黄萎病。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82019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58.0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9.1%202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78.2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4月上中旬播种,亩保苗1.41.6万株;全层施肥,亩施标肥140 kg左右;全生育期化控45次,第一次化控宜早,12片真叶时1.0 g/亩,后期化控与中棉所49号相当;滴灌棉田6月上中旬进头水,9月上旬停水,滴水810次,滴灌棉田注意化控与肥水调控;7月上旬打顶;病虫害综合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鲁泰C1801

选育单位: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467G×丰海3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8天左右,霜前花率92.8%,早熟性好。植株呈筒型,植株紧凑,零式果枝,叶片大小适中,株高90120cm,果枝台数1215台,长卵圆型铃,铃重3.4g,吐絮集中。未检出抗虫转BT基因棉花成分。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5%跨长37.8 mm,断裂比强度43.8 cn/tex,马克隆值4.0,整齐度指数90

产量表现:2020年区域试验结果: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5.7kg/129.9kg/亩和127.8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0.5%16%.15.6%2021年区域试验结果: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25.6kg/117.8kg/亩和117.3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0.9%11.4%.11.5%2022年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35.1公斤/109.3公斤/亩,108.2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8.9%8.2%.7.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最佳播期在45415日,力争一播全苗,收获株数每公顷2225万株为宜。2.施肥与灌水:重施有机肥,科学施肥,NPK1.0:0.4:0.25N10%P60%K80%作为基肥,其余肥料结合灌水或滴灌分次分量施入。重施花铃肥,以中后期追肥为宜,灌水4次(滴灌 812 次),8 月底停水,保证后期不受旱不脱肥。3.调控: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在苗期.蕾期可用缩节胺适当进行化调,开花后应根据田间长势运用水..膜综合调控,株高应控制在90120cm4.打顶:以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保证1215苔果苔,7515日打顶结束。5.植物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做好棉田棉蚜棉铃虫及棉叶螨的防治。6.吐絮后及时采摘。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元龙37

选育单位:新疆溢达科技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54×新海3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系生育期为130d,植株筒形,零式分支,株型较紧凑,叶色深绿,叶片大。长势稳健,株高约92.6cm,果枝始节为2.9节,果枝数12.3个,结铃性较好,单株铃数为10.0个,铃较大,单铃重3.3g,籽指为12.0g,衣分为34.4%,霜前花率92.2%。整体表现为早熟性好,霜前花率高,絮色洁白,含絮力好,吐絮畅,易采摘。品质检测结果:20202021两年区试汇总: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1毫米,整齐度指数88.8%,断裂比强度45.1厘牛/特克斯,断裂伸长率5.6%,马克隆值4.1,纺纱均匀性指数229.0,品质类型属于型品种。转基因鉴定结果:2021经河南中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验,元龙37号种子样品中未检测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为阴性。抗病检测结果:2021年:枯萎病发病率8.0,病指3.0,枯萎病反应型为HR;黄萎病发病率14.2,病指5.0,黄萎病反应型为HR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中熟长绒棉区域平均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65.5公斤/125.6公斤/123.5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2.8%115.4%114.6%2021年自治区早中熟长绒棉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49.9公斤/116.8公斤/115.3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3.7%115.6%115.1%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要适时早播,一般为4月上中旬,覆膜栽培,当膜下5cm地温稳定达到15℃时为最佳播期;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收获株数1.21.4万株/亩。2.施肥:遵循施足基肥,平衡追肥,适当喷施叶面肥,补充各微量元素肥料。基肥施油渣或有机肥4080kg/亩,尿素1015kg/亩,二胺15kg/钾肥1015kg/亩。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8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追肥可用尿素.滴灌专用肥.磷酸二氢钾.微肥配合随水滴施。3.调控:以水肥调控为主,适当的进行化控,将株高控制在80100cm间。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长丰17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F1017×新海1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7.8天,植株筒型,零式果枝,整个生育期长势较稳.整齐度好。叶片中等偏大,叶色绿。铃圆锥型,中等大小,株铃数9.8个,单铃重3.4克,籽指12.3g,衣分33.7%。霜前花率92.9%,未检出抗虫转BT基因棉花成分;抗病性鉴定高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202020212年区试HVICC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4mm,断裂比强度44cN/tex,马克隆值3.9,整齐度指数 88%。纺纱均匀指数224.5

产量表现:20202021年两年自治区早熟长绒棉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52.7kg/亩,比对照增产9.3%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6.7kg/亩,比对照增产11.4%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适期早播,适播期为45—15日,保苗每亩1.31.5万株为宜;2.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开花前喷施硼肥,开花后适当增加钾肥的使用量;3.全生育期滴灌滴水 810 次,原则上应适当延迟最后一水的停水时间(8月末停水为宜);4.依棉田长势,适时.适量化调, 株高控制在100cm左右为宜。长丰 17号生长稳健,头水及 6 月中旬以后需勤控塑造壮苗株型。5.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测报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预防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的大面积发生。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棕863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012×07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1天,植株呈塔型,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为绿色,絮色为棕色,吐絮畅,絮色一致。单铃重5克,子指10.0克,霜前花率100%,衣分41.7%。高抗枯萎耐黄萎。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1.2mm,整齐度指数84.7%,比强度29.4cN/tex,马克隆值3.9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熟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48.2kg,比对照增产18.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40.5kg,比对照增产16.1%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南疆4月上中旬,北疆4月中旬;合理密植:收获株数在1.01.2万株/亩;合理施肥,全生育期滴水812次,8月下旬停水;坚持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化控原则;南疆71520日,北疆710日前结束打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建议施用低毒或生物杀虫剂。

适宜种植区域:彩色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500℃4500℃之间的南、北疆彩色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博彩28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ZB1092/14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呈塔型,生长势好,整齐度好,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为绿色,茸毛中等,铃卵圆.吐絮畅且集中。絮色为棕色,吐絮畅。生育期122天,株高84.0cm,第一果枝节位5.9台,果枝数8.7个,单株铃数6.5个,单铃重5.3克,子指10.3克,亩铃数76386个,霜前花率100 %,衣分39.7%。抗枯萎.耐黄萎。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0.1mm,整齐度指数85.1,比强度30.5cn/tex,伸长率7.3%,马克隆值4.2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彩色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为366.6公斤/145.0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23.5%116.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为361.0公斤/144.9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20.8%119.7%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适期早播,适宜播期41525日播种,亩收获株数1.5万株左右。2.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科学施肥,掌握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氮肥适当前移,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微量元素肥料。3.灌水:生育期滴灌1214次,滴水量350m3/亩,依据910月温度和降水情况,适时停水,一般在8月底停水。4.化调:掌握轻控勤控的原则,采用全程化控,株高控制在75cm85cm710日前打顶结束。5.脱叶剂:吐絮率达到30%以上.中部棉铃铃期在45天以上,施药前后35天最低气温≥12℃,一般在9515日喷施脱叶剂。6.虫害防治。生育期间根据当地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测报,及时准确开展防治蚜虫和红蜘蛛,注意预防棉铃虫的发生。

适宜种植区域:彩色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500℃4500℃之间的南、北疆彩色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五师1761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自育品系Y64丰凯2002优株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为塔型,式果枝,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茎秆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叶上举,叶色深绿,铃卵圆,铃尖钝,结铃性强。生育期121天,株高83.7厘米,果枝始节位6.6节,单株结铃6.3个,单铃重5.6克,衣分41.1%,子指10.8克。品质性状:20202021年自治区天山联合体两年试验平均结果: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毫米,断裂比强度32.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7.0%,整齐度指数84.0%。抗病性鉴定:20202021年自治区天山联合体两年试验平均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2.5,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28.1,耐黄萎病。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天山联合体早熟组陆地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71公斤,比对照新陆早61号皮棉平均增产11.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66.3公斤,比对照新陆早61号皮棉平均增产7.8%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适宜播种期为41525日,收获株数每亩1.5万株左右。2.施肥:依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增施钾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注重施用有机肥,科学叶面喷施微肥。3.灌水:滴灌1012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量。4.化控:采用全程化控,生育期化调34次,株高控制在7585cm左右,在710日打顶结束。5.脱叶剂:根据田间吐絮情况和当年秋季天气预报确定喷药时间,用药前后35d最高气温保持在20℃以上,915日前必须结束。6.注意及时防治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等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丰20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2061×J12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非转基因

特征特性:成熟期为131天。幼苗生长健壮,出苗好,长势较强。株高81.3cm,植株塔形,通透性好。II式果枝,第一果枝节位5.5节左右,果枝数811台。子叶为肾形,真叶普通叶型,掌状五裂,叶片中等大小,深(灰)绿色.叶刻较深,叶片上举。铃较大,多为5室,单铃重6.10g。茎秆较硬有弹性。铃壳薄,吐絮畅,不落絮,好拾花,衣分44.7%。种子肾形,褐色,中等大,毛籽灰白色,短绒中量,籽指10.9 g。抗病性鉴定: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测定: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mm,比强度33.1cN/tex,马值4.2,整齐度85.8%,伸长率6.05%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00.95 kg。比对照皮棉平均增产11.0%2021年生产试验,比对照皮棉平均增产11.1%

栽培技术要点:本品种适宜新疆早中熟棉区种植。适宜播期为41020日。收获株数1.21.5万株/亩为宜,力争棉苗早....壮。测土配方,科学用肥,NPK比例适当,一般为1.0:0.4:0.2,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亩施标肥140160kg7080%P3040%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施K肥和B/Zn等微肥。看天看地看苗把握好进头水和停水时间。要特别重视7月高温期间的灌溉。采取滴水量的上限和滴水间隔的下限。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进行全程化调。一般在34叶期轻控,亩用缩节胺0.30.5 g;现蕾期67叶期1.01.5 g缩节胺;初花期中控,见花前后34 g缩节胺;打顶后57天重控,亩用缩节胺68 g,旺长棉田在7月底至8月初再进行补控,亩用缩节胺68 g。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2台,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按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植保工作。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源棉2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陆中9×源棉36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9天。株高86.8厘米,果枝始节位5.5节,单株结铃7.7个,单铃重6.3克,衣分43.2%,子指10.5克,霜前花率97.1%20202011年转基因检测均为阴性,2020 年枯萎病病株率20.6%,病情指数8.5,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株率24.1%,病情指数20.1,耐黄萎病。2021年枯萎病病株率12.5%,病情指数4.2,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株率28.9%,病情指数21.5,耐黄萎病。20202021年区试平均品质结果,HVICC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2毫米,断裂比强度32.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5.75%,整齐度85.75%,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年参加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8.8公斤176.2公斤和172.9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05.1%105.8%106.4%2021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29.7公斤177.9公斤171.2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16.6%114.1%114.4%2021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78.7公斤206.6公斤和203.1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17.3%116.6%1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一般在41015日播种较适宜。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1.31.5万株左右,要求棉株均匀。3.合理化控:源棉2号生长稳健,三至四叶期进行第一次化控,以后每长34片主茎叶化调一次,用量根据棉苗长势灵活掌握。4.合理肥水:要求全层施肥,亩施标准肥150公斤左右。滴灌棉田全生育期滴水810次,用水量300方左右;常规灌棉田全生育期灌水34,用水量400450方左右。5.适时早打顶:单株留9台果枝左右,北疆棉区7月初开始75日结束;南疆710日结束。6.综合防治病虫害:对危害重的棉花蚜虫.棉铃虫等害虫,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虫 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防治,控制害虫的蔓延扩散,尽量避免大面积用药,保护利用天敌,减少农药用量和次数,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华棉2

选育单位: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陆中9×中棉3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植株塔型,式果枝,茎秆紫红色.茸毛较少,茎秆和叶柄有腺体,叶片中等大小,铃长尖形,生育期130天。株高86.2厘米,果枝始节位5.3节,单株结铃6.7个,单铃重6.2克,衣分42%,子指10.9克,霜前花率97.5%20202011年转基因检测均为阴性,2020年枯萎病病株率19.6%,病情指数8.2,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株率27.7%,病情指数19.1,抗黄萎病。2021年枯萎病病株率19.6%,病情指数5.1,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株率27.7%,病情指数22.0,抗黄萎病。20202021年区试平均品质结果,HVICC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毫米,断裂比强度32.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6.55%,整齐度85.6%。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年区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19.8公斤182.4公斤和180.3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10.6%109.6%111.0%2021年区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30.1公斤179.6公斤和173.5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16.7%115.4%116.1%2021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62.4公斤194.3公斤和190.0公斤,分别为对照的113.6%111%109.8%

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一般在41015日播种较适宜。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1.31.5万株左右,要求棉株均匀。3.合理化控:华棉2号生长稳健,三至四叶期进行第一次化控,以后每长34片主茎叶化调一次用量根据棉苗长势灵 活掌握。4.合理肥水:要求全层施肥,亩施标准肥150公斤左右。滴灌棉田全生育期滴水810,用水量300方左右;常规灌棉田全生育期灌水34用水量400450方左右。5.适时早打顶:单株留9台果枝左右,北疆棉区7月初开始75日结束;南疆710日结束。6.综合防治病虫害:对危害重的棉花蚜虫.棉铃虫等害虫,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虫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防治,控制害虫的蔓延扩散,尽量避免大面积用药,保护利用天敌,减少 农药用量和次数,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元龙42

选育单位:新疆溢达科技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7152×DJ0710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约128d;植株筒型,零式分枝,株型较紧凑,茎秆直立.粗壮,茎秆茸毛少;叶型较大,叶裂深,叶色深绿,叶茸毛较多,叶茸毛长度中等;铃长卵圆形,铃尖突起强,结铃性强;生长势.整齐度较好,株高87.4cm;第一果枝节位2.6节,果枝台数12.5台,单株铃数9.1个,单铃重3.4克,籽指12.0克,衣分32.9%,霜前花率平均99.5%。絮色洁白,含絮适中,絮畅易采摘。品质检测结果:20202021两年: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7.6mm,整齐度指数88.3%,断裂比强度45.9cN/tex,断裂伸长率5.7%,马克隆值4.0,纺纱均匀性指数229.5。转基因鉴定结果:2020.2021两年检测结果为阴性。抗病检测结果:2020年:枯萎病发病率8.5,病指3.2,枯萎病反应型为HR;黄萎病发病率6.5,病指3.9,黄萎病反应型为HR2021年:枯萎病发病率8.3,病指4.2,枯萎病反应型为HR;黄萎病发病率14.1,病指8.1,黄萎病反应型为HR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新疆天山棉花试验联合体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37.7公斤/111.2公斤/110.7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0.3%110.7%110.7%2021年新疆天山棉花试验联合体早熟长绒棉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12.2公斤/101.9公斤/101.1公斤/亩,分别为对照的118.5%118.6%118.8%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要适时早播,一般为4月上中旬,覆膜栽培,当膜下5cm地温稳定达到15℃时为最佳播期;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收获株数1.21.4万株/亩。2.施肥:遵循施足基肥,平衡追肥,适当喷施叶面肥,补充各微量元素肥料。基肥施油渣或有机肥4080kg/亩,尿素1015kg/亩,二胺15kg/钾肥1015kg/亩。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8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追肥可用尿素滴灌专用肥磷酸二氢钾微肥配合随水滴施。3.调控:以水肥调控为主,适当的进行化控,将株高控制在80100cm间。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锦絮5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自育品系H13025×H1167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左右;零式果枝,株型紧凑,筒型,株高95.7 cm左右,茎杆粗壮,抗倒伏,茎色灰绿,花冠金黄色,叶色深绿,叶裂深,叶茸毛数量中等。铃长卵型,铃室34室,单铃重3.6g,衣分33.0%,籽指12.2 g,霜前花率99.6%,絮色洁白。转基因鉴定结果为非转基因棉花。抗性鉴定结果为高抗枯萎病,病情指数3.95;高抗黄萎病,病情指数8.45。两年区试纤维品质平均结果: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7 mm,整齐度指数87.9%,断裂比强度43.7cN/tex,断裂伸长率5.5%,马克隆值3.8,纺纱均匀性指数225。达到长绒棉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天山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1.1kg/亩,比对照增产10.6%2021年生产试验,亩产100.8kg/亩,比对照增产17.3%

栽培技术要点:1.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4月上中旬播种,亩密度 16000~18000 株。2.施足底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3.对缩节胺不敏感,根据长势长相化控。4.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鲁泰686H

选育单位: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572Q×新海1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左右,霜前花率99.6%,早熟性好。植株呈筒型,植株紧凑,零式果枝,叶片大小适中,株高90120cm,果枝台数1315台,长卵圆型铃,铃重3.3g,吐絮集中。未检出抗虫转BT基因棉花成分。高抗枯萎病,高抗黄萎病。2.5%跨长37.8mm,断裂比强度43.6 cn/tex,马克隆值3.8,整齐度指数90.2%

产量表现:2019年预备试验试验结果: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9.8kg/92.8kg/亩和92.1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7.9%7.7%8.8%2020年区域试验一年试验结果: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3.6kg/122.6kg/亩和121.9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8.4%13%13.2%2021年区域试验二年试验结果: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14.5kg/101.5kg/亩和101.2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0.1%10.4%10.9%2021年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01.4公斤/97.93公斤/97.34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4%14%1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最佳播期在4月中上旬。2.合理密植:适宜密植,一般播种密度为每亩1.51.6万株,收获株在每亩1.41.5万株为宜。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生育期追肥,全生育期滴水911次为宜,8月下旬停水。4.化学调控: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在苗期蕾期可用缩节胺适当进行化调,开花后应根据田间长势运用水膜综合调控,株高应控制在90120cm5.病虫防治: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棉田三虫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长丰21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F095×新海 3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7.2天,植株筒型,零式果枝,整个生育期长势较稳.整齐度好。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铃圆锥型,中等大小,株铃数8.1个,单铃重3.5克,籽指 12.8g,衣分32.4%。霜前花率 99.6%,未检出抗虫转BT基因棉花成分;抗病性鉴定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2020212年区试HVICC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5mm,断裂比强度43.7cN/tex,马克隆值3.8,整齐度指数87.6%。纺纱均匀指数224

产量表现:20202021年两年天山联合体早熟长绒棉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0.7kg/亩,比对照增产10.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2.3kg/亩,比对照增产13.1%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适期早播,适播期为45—15日,保苗每亩1.31.5万株为宜;2.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开花前喷施硼肥,开花后适当增加钾肥的使用量;3.全生育期滴灌滴水810次,原则上应适当延迟最后一水的停水时间8月末停水为宜4.依棉田长势,适时.适量化调,株高控制在100cm左右为宜。长丰21号生长稳健,头水及6月中旬以后需勤控.塑造壮苗株型。5.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测报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预防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的大面积发生。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棉2025   

品种名称:九棉201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九棉优C04×九棉研C1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植株筒型,零式分枝,生长势.整齐度较好,叶色深绿,铃长卵圆形;株高97.3cm,第一果枝节位3.0节,果枝台数12.4台,单株铃数8.2个,单铃重3.6克,籽指12.7克,衣分31.25%,霜前花率平均99.5%。纤维品质测试结果: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6毫米,整齐度指数88.50%,断裂比强度47.0厘牛/特克斯,断裂伸长率5.60%,马克隆值3.9,纺纱均匀性指数235.5。纤维品质综合表现为型,含絮力好,易采摘。抗逆抗病性: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枯萎病病指1.9,属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为8.8,属高抗黄萎病。

产量表现:20212022 两年新疆天山棉花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35.3公斤/104.9公斤/104.3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4.8%11.2%11.2%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37.5公斤/107.6公斤/107.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1.7%10.6%10.4%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4月上.中旬为适宜播种期,种植密度为1400015000/亩,收获株数1200013000/亩。2.施肥与灌水:施足底肥,全程追肥,生育期内注重灌水质量,特别防止棉田后期受旱。3.生育期管理:播后即中耕,提早定苗,追肥促壮;停水不宜过早,9月初停水为宜。4.化调:视棉田长势进行化学调控,对生长稳健的棉田在苗蕾期一般不进行化学调控或少量调控。5.虫害防治:及时防治苗蕾期蚜虫红蜘蛛和棉铃虫等棉田害虫。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石选193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A/NY7//03Y1/6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7左右。植株塔型,株型较松散II式果枝株高73.0cm第一果枝节位5.4节,始果节位高度31.4cm果枝台数7.7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1个,单铃重5.4g,籽指9.9g,衣分43.2%霜前花率99.1%20212022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2.8,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1.3,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mm,比强度31.9cN/tex,马克隆值4.1,整齐度指数86.3%伸长率5.9%,反射率80.8%,黄度8.7,纺纱均匀性指数164.0,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403.4kg皮棉亩产174.6kg,霜前皮棉亩产172.9kg,分别比对照增产8.2%9.6%9.3%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82.6kg皮棉亩产161.7kg霜前皮棉亩产160.6kg分别比对照增产4.8%6.0%5.7%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争全苗,播期为41020日前后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022万,收获株数1820万株左右灌水:滴灌68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量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轻调12次,防高脚,中后期化控23次,株高控制在6570cm左右,7月上旬打顶,留810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垦M2085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11523/CIL12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7左右。植株塔型,株型紧凑II式果枝株高72.1cm第一果枝节位5.5节,始果节位高度29.9cm果枝台数7.9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6个,单铃重5.5g,籽指9.4g,衣分42.3%霜前花率98.8%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4.5,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9.4,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9mm,比强度31.2cN/tex,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6.3%伸长率6.6%,反射率82.3%,黄度8.0,纺纱均匀性指数165.0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95.1kg皮棉亩产167.5kg,霜前皮棉亩产165.7kg,分别比对照增产5.6%4.8%4.6%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02.7kg皮棉亩产170.1kg霜前皮棉亩产169.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3%11.5%11.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北疆播期为41025日。2.合理密植:中等肥力地保苗2124万株/公顷。3.灌水:滴灌条件下一般6月中旬滴头水,9月上旬停水,共滴79次水,滴水间隔1113天,每次滴量450600立方左右/公顷。4.施肥:化肥以基施为主,追施为辅NPK配合施用,每公顷标肥21002400公斤。5.化调:化调时间和用量要因时因地因长势灵活掌握,做到早控.勤控.轻控,通常化调45次。6.适时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0台,7月初结束打顶,株高控制在80厘米左右。7.病虫害防治:坚持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石农4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新石K10×新石H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7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74.9cm第一果枝节位5.5节,始果节位高度22cm果枝台数7.1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吐絮畅,单株结铃6.3个,单铃重5.8g,籽指9.6g,衣分43.7%霜前花率99.1%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2.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7.1,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mm,比强度31.9cN/tex,马克隆值4.2,整齐度指数86.8%伸长率6.3%,反射率81.0%,黄度8.7,纺纱均匀性指数167.0,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414.0kg皮棉亩产181.1kg,霜前皮棉亩产179.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7%13.3%13.3%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78.1kg皮棉亩产160.5kg霜前皮棉亩产159.4kg分别比对照增产3.6%5.2%4.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期为41020日。2.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122.5万,收获株数19.521万株左右。3.灌水:滴灌68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量4.化控:采用全程化控,生育期化调34次,株高控制在75cm左右,75日打顶结束,留78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HY192

选育单位:新疆闫氏德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201×61号选系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7左右。植株塔型,株型较紧凑II 式果枝株高76.4cm第一果枝节位5.6节,始果节位高度31.4cm果枝台数8.0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3个,单铃重5.7g,籽指9.6g,衣分43.8%霜前花率98.9%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4.1,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2.7,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8mm,比强度32.5cN/tex,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6.7%伸长率5.9%,反射率81.1%,黄度8.6,纺纱均匀性指数168.0,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93.9kg皮棉亩产172.4kg,霜前皮棉亩产170.4kg,分别比对照增产5.1%8.0%7.8%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02.1kg皮棉亩产171.8kg霜前皮棉亩产171.0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2%12.6%1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争全苗,播期为41020日。2.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123万,收获株数2022万株。3.灌水:滴灌89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量。4.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化调12次,中后期化调23次,株高控制在75cm左右,710日前打顶,留810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早12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F169*(4433*sw24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8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75.5cm第一果枝节位5.7节,始果节位高度35.6cm果枝台数6.1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3个,单铃重5.8g,籽指10.5g,衣分43.6%霜前花率99.3%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4,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1.9,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mm,比强度31.2cN/tex,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6.0%伸长率6.3%,反射率81.2%,黄度8.4,纺纱均匀性指数160.5,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94.8 kg皮棉亩产293.5kg,霜前皮棉亩产170.5kg,分别比对照增产5.3%8.1%7.8%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84.6kg皮棉亩产167.6kg霜前皮棉亩产166.6kg分别比对照增产5.4%9.8%9.7%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适宜播期为41020日。力争棉苗早壮。收获株数每公顷1822.5万株为宜。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测土配方,科学用肥,NPK比例适当,一般为1.0:0.4:0.2,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施标肥21002400kg/hm27080%P3040%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施K肥和B/Zn等微肥。看天.看地.看苗把握好进头水和停水时间。要特别重视7月高温期间的灌溉。采取滴水量的上限和滴水间隔的下限。全程化调: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进行全程化调。一般在34叶期轻控,缩节胺1.57.5g/hm2;现蕾期,67叶期1522.5g/hm2缩节胺;初花期中控,见花前后4560g/hm2缩节胺;打顶后57天重控,缩节胺90120g/hm2,旺长棉田在7月底至8月初再进行补控,缩节胺90120g/hm2。适时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2台,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植物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好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吐絮集中,应及时采收。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锦棉88

选育单位: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zc606*L03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果枝II式,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叶片中等,叶色深绿色,卵形。生育期120.5第一果枝节位6节,单株结铃7.1单铃重5.4g衣分42.4%籽指10.6g霜前花率99%,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4毫米,断裂比强度31.6马克隆值4.5断裂伸长率7.2%整齐度指数86.8%。抗病性鉴定:20212022年自治区两年试验平均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5.7,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24.2,耐黄萎病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78.7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12.4%202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75.8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一般在4月上中旬。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1.21.4万株,要求植株均匀。3.合理化控。齐苗化控,以后每长3片主茎叶化调一次,用量根据棉苗长势灵活掌握。4.合理水肥。要求全层施肥,滴灌田全生育期滴水8—10次,用水量260300方,随水滴施适量棉花专用肥。5.适期早打顶。单株留果枝8台左右。北疆棉区7月初开始,75日结束。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QS1903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QS20122×ND01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较紧凑式,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叶片中等,叶色中等绿色,卵形。是否转基因品种:否。生育期117第一果枝节位5.7节,单株结铃6.4单铃重6g衣分43.2%籽指10.5g霜前花率98.7%,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5毫米,断裂比强度32.7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5.3%整齐度指数86.5%。抗病性鉴定:20212022年自治区两年试验平均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2.4,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33.8,耐黄萎病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75.1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9.8%202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74.3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一般4月上旬较好。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1.4万株左右,要求植株均匀。3.合理化控。齐苗化控,以后每长3片叶化调一次,用量根据棉苗长势灵活掌握。4.合理水肥。要求全层施肥,亩施标准肥180公斤左右。滴灌田全生育期滴水810次,用水量260300方左右,随水滴施棉花专用肥。5.适期早打顶。单株留果枝8台左右。北疆棉区7月初开始,75日结束。6.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中棉所6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9018×zGK97084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5左右。植株塔型,株型较松散II式果枝株高82.2cm第一果枝节位6节,始果节位高度29.6cm果枝台数8.9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4个,单铃重5.6g,籽指9.7g,衣分44.6%霜前花率98.3%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0.9,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0.0,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mm,比强度30.7cN/tex,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4.3%伸长率5.9,反射率80.1%,黄度8.2%,纺纱均匀性指数150.0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67.7kg皮棉亩产164.2kg,霜前皮棉亩产161.3kg,分别比对照增产0.4%6.7%6.1%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17.5kg皮棉亩产188.9kg霜前皮棉亩产187.8kg分别比对照增产7.0%11.5%11.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时间为410—25日,种植密度1.21.6万株。科学用肥,合理肥水,施足基肥,提早定苗,追肥,初花期至花铃期;全程合理化调,每亩用缩节安 18—23.5克。病虫害防治: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苗期以防蓟马棉蚜为主,中后期以防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为主。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陆中109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41962×1322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6.5天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81.2cm第一果枝节位6节,始果节位高度27.8cm果枝台数8.4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0个,单铃重5.8g,籽指10.0g,衣分42.5%霜前花率98.5%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1.9,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4.8,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7mm,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4.9%伸长率6.6%,反射率80.7%,黄度7.9,纺纱均匀性指数153.0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84.6kg皮棉亩产163.5kg,霜前皮棉亩产161.0kg,分别比对照增产4.2%6.2%5.9%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17.1kg皮棉亩产177.2kg霜前皮棉亩产175.8kg分别比对照增产6.9%4.6%4.6%

栽培技术要点:1.南疆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该品种叶片中等大小,II式果枝,植株清秀,适宜密植,亩收获株数1.3万株左右为宜。2.施足底肥,重视花铃肥,花铃期建议喷施叶面肥,提高成铃率。3.滴灌棉田建议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决定。4.田间化调应为原则,株高控制在80 cm为宜。5.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910台,7月上中旬结束。6.病虫害防治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进行,苗期以防治蓟马和棉蚜为主,中后期以防治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为主。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棉121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

品种来源:AW1001×A086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4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87.2cm第一果枝节位5.7节,始果节位高度28.9cm果枝台数8.8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吐絮畅,单株结铃6.1个,单铃重6.0g,籽指10.1g,衣分42.3%霜前花率98.8%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2.3,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44.3,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2mm,比强度32.0cN/tex,马克隆值4.2,整齐度指数85.9%伸长率6.3%,反射率79.5%,黄度8.4,纺纱均匀性指数163.0,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406.0kg皮棉亩产171.8kg,霜前皮棉亩产169.7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6%11.8%12.0%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09.9kg皮棉亩产178.8kg霜前皮棉亩产177.2kg分别比对照增产5.1%5.5%5.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栽培区域:南疆早中熟棉区。适宜早播:适宜播期为4525日。合理密植:该品种结铃性强,不同肥力水平棉田收获株数在1.31.5万株/亩。科学施肥:依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增施钾肥,重施花铃肥,注重施用有机肥,科学使用叶面肥。合理灌水:灌溉棉田第一水在5月下旬或者6月初,以后每隔57天滴水一次,全生育期滴水1012次,亩滴水量250280m38月底至9月初停水。合理调控:主要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情况而定。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5次,现蕾开花期喷施硼肥12次。适时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5日开始至715日前结束。病虫害控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塔河107

选育单位: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H314151×K41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8左右。植株筒型,株型半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7.6cm第一果枝节位3.1节,始果节位高度15cm果枝台数12.5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锥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10.0个,单铃重3.4g,籽指12.2g,衣分33.5%霜前花率93.2%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2.5,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7.9,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8mm,比强度44.0cN/tex,马克隆值3.8,整齐度指数88.4%伸长率5.8,反射率78.2,黄度7.4,纺纱均匀性指数227.9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52.2kg皮棉亩产118.3kg,霜前皮棉亩产117.5kg,分别比对照增产7.58%8.89%8.70%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40.7kg皮棉亩产109.0kg霜前皮棉亩产107.7kg分别比对照增产7.3%13.0%12.2%

栽培技术要点:南疆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地膜播种。该品系叶片中等大小,零式果枝,植株清秀,适合密植,保苗1300015000/亩。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滴管棉田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蕾期可依棉田长势,合理化调,田间利用缩节胺化调以为原则;开花后利用水肥进行调控,株高控制在110cm左右为宜。打顶:要求在75日左右打顶,打顶前后根据田间长势,重施花铃肥。根据当地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测报,及时准确开展棉铃虫防治,降低虫害损失。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阿农海17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36×1015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30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5.4cm第一果枝节位2.9节,始果节位高度9.8cm果枝台数11.9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10.6个,单铃重3.5g,籽指12.2g,衣分34.4%霜前花率98.9%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1.1,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8.0,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2mm,比强度42.0cN/tex,马克隆值4.1,整齐度指数87.9%伸长率6.3%,反射率78.1%,黄度7.4,纺纱均匀性指数215.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63.3kg皮棉亩产125.4kg,霜前皮棉亩产124.1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1%14.6%14.4%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09.4kg皮棉亩产102.9kg霜前皮棉亩产102.0kg分别比对照增产2.6%6.6%6.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栽培地区:本品种适宜南疆早中熟长绒棉棉区种植。2.适期早播:适宜播期为4515日。3.合理密植: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收获株数为1.31.4万株/亩为宜,力争棉苗早壮。4.施肥灌水:基肥施油渣80100kg/亩,尿素2030kg/亩,三料磷肥25kg/钾肥510kg/亩。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追肥可用尿素滴灌专用肥磷酸二氢钾随水滴施。5.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100110cm6.病虫防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重点做好棉蚜和二三代棉铃虫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海1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21×金丰136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7左右。植株筒型,株型半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4.7cm第一果枝节位2.8节,始果节位高度28cm果枝台数11.7台。叶形为掌形到指形,叶片中等偏大,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10.3个,单铃重3.4g,籽指12.2g,衣分33.4%霜前花率99.2%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1.5,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5.3,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9.1mm,比强度43.5cN/tex,马克隆值3.8,整齐度指数88.3%伸长率5.7%,反射率79.3%,黄度7.5,纺纱均匀性指数226.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67.4kg皮棉亩产122.5kg霜前皮棉亩产121.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4%12.0%12.0%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34.6kg皮棉亩产104.4kg霜前皮棉亩产103.9kg分别比对照增产5.4%8.2%8.2%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适期早播,适播期为45—15日,保苗每亩1.31.5万株为宜2.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开花前喷施硼肥,开花后适当增加钾肥的使用量3.全生育期滴灌滴水810次,原则上应适当延迟最后一水的停水时间(8月末停水为宜)4.依棉田长势,适时.适量化调,株高控制在 100cm左右为宜。金海1号生长稳健,头水及6月中旬以后需勤控.塑造壮苗株型。5.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测报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预防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的大面积发生。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锦絮7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新海30×自育品系C208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7.5天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6.5cm第一果枝节位2.7节,始果节位高度12cm果枝台数11.6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洁白,吐絮畅,单株结铃9.0个,单铃重3.4g,籽指12.5g,衣分32.3%霜前花率98.9%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1.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5.4,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9.0mm,比强度43.3cN/tex,马克隆值3.7,整齐度指数88.3%伸长率5.8%,反射率78.3%,黄度7.5,纺纱均匀性指数226.0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62.9kg皮棉亩产120.6kg,霜前皮棉亩产119.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0%10.2%10.1%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21.6kg皮棉亩产103.9kg霜前皮棉亩产102.7kg分别比对照增产1.3%7.7%6.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播期一般为4月上中旬,播种密度 1.61.8万株/亩左右,收获株数:1.41.6万株/亩左右。2.施肥.灌水:化肥以基施为主,追施为辅,N.P.K配合施用。全生育期滴灌911水,应及时针对作物长势调整灌溉水量。3.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100cm左右。4.打顶:果枝数达到1315台时打顶,打顶适宜期为7515日。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阿农海18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36×1017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30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6.7cm第一果枝节位3.1节,始果节位高度10.1cm果枝台数11.8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10.2个,单铃重3.3g,籽指12.3g,衣分34.2%霜前花率98.9%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1.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8.4,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4mm,比强度40.6cN/tex,马克隆值4.0,整齐度指数88.1%伸长率6.4%,反射率79.7%,黄度7.5,纺纱均匀性指数214.0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49.6kg皮棉亩产119.5kg,霜前皮棉亩产118.2kg,分别比对照增产6.0%9.2%8.9%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07.8kg皮棉亩产101.6kg霜前皮棉亩产100.6kg分别比对照增产3.1%5.3%4.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栽培地区:本品种适宜南疆早中熟长绒棉棉区种植。2.适期早播:适宜播期为4515日。3.合理密植: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收获株数为1.31.4万株/亩为宜,力争棉苗早壮。4.施肥.灌水:基肥施油渣80100kg/亩,尿素2030kg/亩,三料磷肥25kg/钾肥510kg/亩。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追肥可用尿素.滴灌专用肥.磷酸二氢钾随水滴施。5.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100110cm6.病虫防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重点做好棉蚜和二三代棉铃虫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锦絮6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新海26×自育品系H355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7.5天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102.3cm第一果枝节位2.7节,始果节位高度12.6cm果枝台数12.9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椭圆形,絮洁白,吐絮畅,单株结铃9.3个,单铃重3.4g,籽指12.3g,衣分32.1%霜前花率99.3%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2.4,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8.7,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9.1mm,比强度43.7cN/tex,马克隆值3.8,整齐度指数88.4%伸长率5.7%,反射率77.5%,黄度7.8,纺纱均匀性指数228.0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52.8kg皮棉亩产119.1kg,霜前皮棉亩产118.2kg,分别比对照增产7.8%9.6%9.4%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21.0kg皮棉亩产103.0kg霜前皮棉亩产102.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7%6.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播期一般为4月上中旬,地膜栽培,播种密度 1.41.6 万株/亩左右;收获株数:1.31.4万株/亩左右。2.施肥.灌水:基施尿素150kg/hm222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225kg/hm2硫酸钾120kg/hm2150kg/hm2。适当补施硼锌等微量元素,以保证棉花后期的需肥要求。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3.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100110 cm4.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鲁泰C1901

选育单位: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25X323G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6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7.4cm第一果枝节位2.9节,始果节位高度12cm果枝台数12.1台。叶形为掌形到指形,叶片中等偏小,中等绿色,铃形椭圆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10.0个,单铃重3.5g,籽指12.4g,衣分30.4%霜前花率99.3%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8,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9.7,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9.0mm,比强度43.6cN/tex,马克隆值3.9,整齐度指数88.6%伸长率5.5%,反射率78.2%,黄度7.6,纺纱均匀性指数228.0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55.3kg皮棉亩产117.4kg,霜前皮棉亩产116.5kg,分别比对照增产7.7%7.3%7.4%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27.3kg皮棉亩产103.1kg霜前皮棉亩产102.3kg分别比对照增产3.1%6.8%6.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最佳播期在45415日,力争一播全苗,收获株数每公顷2225万株为宜。2.施肥与灌水:重施有机肥,科学施肥,NPK1.0:0.4:0.25N10%P60%K80%作为基肥,其余肥料结合灌水或滴灌分次分量施入。重施花铃肥,以中后期追肥为宜,灌水4次(滴灌 812 次),8 月底停水,保证后期不受旱.不脱肥。3.调控: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开花后应根据田间长势运用水..膜综合调控。4.打顶:以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保证1013台果台,7515日打顶结束。5.植物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做好棉田棉叶螨及棉蚜的防治。6.吐絮后及时采摘。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   

品种名称:阿农海8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海32×0737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为塔型,零式果枝,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色,椭圆形。是否转基因品种:否。生育期130.4第一果枝节位3节,单株结铃10.8单铃重3.3g衣分33.9%籽指11.7g霜前花率92.9%,纤维品质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5毫米,断裂比强度44.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15断裂伸长率5.5%整齐度指数88.6%。抗病性鉴定:20202021年自治区两年试验平均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3.8,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4.3,高抗黄萎病

产量表现:20202021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20.0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13.4%202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8.6kg比对照品种皮棉平均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和密度:播期一般为4月上中旬,地膜栽培,播种密度1.41.6万株/亩左右;收获株数:1.21.4万株/亩左右。施肥.灌水:基肥施尿素20kg/亩,三料磷肥15kg/亩,硫酸钾10kg/亩。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10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追肥可用滴灌专用肥或尿素磷酸二氢钾微肥配合随水滴施。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110cm左右。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垦棕18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垦棕5/H64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0左右。植株塔型,株型较松散III式果枝株高73.6cm第一果枝节位5.8节,始果节位高度未写cm果枝台数8.1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棕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0个,单铃重5.4g,籽指9.8g,衣分40.5%霜前花率100.0%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0,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0.9,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1mm,比强度31.4cN/tex,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5.6%伸长率5.6%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22.0kg皮棉亩产129.9kg,霜前皮棉亩产129.9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6%9.5%9.5%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35.7kg皮棉亩产134.3kg霜前皮棉亩产134.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9%9.5%9.5%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北疆棉区适播期41025日,地膜栽培中等肥力每公顷保苗2124万株,早播早管促早发;一般每公顷施标肥21002400kgNPK=10.40.1,化肥以随水滴施为主,基施为辅;滴灌棉田6月中旬滴头水,9月上旬停水,滴水间隔1113天,每公顷每次滴量450600m³,共滴79次,总滴量4000 m³左右;化调45次,坚持早轻勤原则,一般在出苗后2356见花前后(或沟灌灌水前)打顶后进行;7月初打顶,株高控制在80cm左右;坚持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500℃4500℃之间的南、北疆彩色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石彩25

选育单位: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石彩16/新石选122//石彩17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0左右。植株塔型,株型松散II式果枝株高75.9cm第一果枝节位5.8节,始果节位高度未写cm果枝台数8.4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棕色,吐絮畅,单株结铃5.6个,单铃重6.0g,籽指9.8g,衣分41.3%霜前花率100.0%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1.4,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1.0,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比强度30.0cN/tex,马克隆值4.2,整齐度指数85.0%伸长率5.8%

产量表现:20212022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46.9kg皮棉亩产143.0kg,霜前皮棉亩产143.0kg,分别比对照增产19.2%20.6%20.6%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45.4kg皮棉亩产142.1kg霜前皮棉亩产142.1kg分别比对照增产14.1%15.8%15.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争全苗,播期为41020日前后2.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022万,收获株数1820万株左右3.灌水:滴灌68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量4.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轻调12次,防高脚,中后期化控23次,株高控制在6570cm左右,7月上旬打顶,留810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500℃4500℃之间的南、北疆彩色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华彩109

选育单位:石河子大学

品种来源:C301(棕)Х新石选12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9左右。植株塔型,株型紧凑II式果枝株高76.0cm第一果枝节位5.8节,始果节位高度未写cm果枝台数8.4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棕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1个,单铃重5.4g,籽指9.7g,衣分41.3%霜前花率100.0%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5,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1.5,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5mm,比强度31.1cN/tex,马克隆值4.5,整齐度指数85.6%伸长率5.7%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47.6kg皮棉亩产143.5kg,霜前皮棉亩产143.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9.4%21.0%21.0%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43.9kg皮棉亩产142.5kg霜前皮棉亩产142.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3.6%16.1%16.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争全苗,播期为41020日前后。2.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株数2022万,收获株数1820万株左右。3.灌水:滴灌89次,根据苗情掌握好灌水时间和灌量。4.化控:采用全程化控,苗期轻调12次,防高脚,中后期化控23次,株高控制在7080cm左右,7月初打顶,留810台果枝。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500℃4500℃之间的南、北疆彩色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博彩31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Y1589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1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83.3cm第一果枝节位6.1节,始果节位高度25.1cm果枝台数8.5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偏小,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棕色,吐絮畅.集中,单株结铃6.4个,单铃重5.1g,籽指10.3g,衣分39.6%霜前花率100.0%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1.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1.3,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mm,比强度32.4cN/tex,马克隆值4.2,整齐度指数86.0%伸长率7.2%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52.2kg皮棉亩产139.4kg,霜前皮棉亩产139.4kg,分别比对照增产21.0%17.5%17.5%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55.4kg皮棉亩产141.2kg霜前皮棉亩产141.2kg分别比对照增产17.4%15.1%15.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最适宜播种期410425日。采用滴灌.宽膜植棉,收获株数为每亩1.5万株左右。

2.科学肥水管理。根据棉花需水需肥规律,掌握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适当补施微量元素肥料,加强前期和中期肥水管理,促壮苗早发,提高成铃率,后期合理控制肥水,防止贪青晚熟,8月底至9月初根据当地温度和降雨情况适时停水。3.合理化调。掌握..为原则,株高控制在75cm85cm左右,苗期适时轻控,蕾期根据长势适时化控,塑造理想株型,达到枝铃空间分布合理,打顶后用10克左右缩节胺封顶。4.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适时监测预报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开展防治棉蓟马蚜虫和红蜘蛛,注意预防棉铃虫的发生。5.适时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5日至10日打顶结束。6.脱叶剂应用。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9515日喷施脱叶剂,棉田吐絮率达到30%以上,施药后35天温度20以上,保证棉铃全部吐絮。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500℃4500℃之间的南、北疆彩色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中彩105

选育单位: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新疆彩色棉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彩棉25×721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1左右。植株塔型,株型紧凑III式果枝株高73.9cm第一果枝节位5.7节,始果节位高度20cm果枝台数8.1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棕色一致,吐絮畅而集中,单株结铃6.0个,单铃重5.6g,籽指9.9g,衣分42.7%霜前花率100.0%20202021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2.2,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4.2,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mm,比强度30.0cN/tex,马克隆值4.5,整齐度指数84.7%伸长率5.1%

产量表现:20202021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38.2kg皮棉亩产143.8kg,霜前皮棉亩产143.8kg,分别比对照增产13.9%15.2%15.2%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33.5kg皮棉亩产133.8kg霜前皮棉亩产133.8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7%10.6%10.6%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南疆4月上.中旬,北疆4月中旬。2.密度:一般为1.3—1.5万株,亩收获株数为1.1—1.3万株。3.施肥:重施有机肥。4.灌水:全生育期滴灌911水。5.化调:坚持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点片化控与全程化控相结合的原则。6.防病虫:采取综合防治方法,为防治苗期地下害虫,需药剂拌种。7.打顶:南疆71015日,北疆7510日左右

适宜种植区域:≧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为3500℃4500℃之间的南、北疆彩色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五师1879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五师158/Y1328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9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83.2cm第一果枝节位5.6节,始果节位高度28.3cm果枝台数7.7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偏小,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2个,单铃重5.8g,籽指9.8g,衣分43.3%霜前花率98.8%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5,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8.2,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1mm,比强度33.6cN/tex,马克隆值4.4,整齐度指数86.2%伸长率6.4%,反射率78.8%,黄度8.3,纺纱均匀性指数165.3,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96.3kg皮棉亩产171.5kg,霜前皮棉亩产169.3kg,分别比对照增产5.4%8.0%8.0%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95.7kg皮棉亩产166.8kg霜前皮棉亩产166.3kg分别比对照增产4.7%5.0%4.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正常年份以41020日播种为宜。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1.4—1.6万株。3.宽膜植棉,达增温保墒效果,采用滴灌灌溉方式。4.采用全层施肥,生育期内遵循棉花需肥规律,掌握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前期和中期加强肥水管理,适当补施微量元素肥料,后期合理控制肥水,促壮苗早法,提高成铃率,防止贪青晚熟。停水时间应据当地89月温度和降水预测,适时停水。5.注意适时化控,苗期轻控,促早发,打顶后亩用DPC 810g,根据长势酌情增减,塑造理想株型,达到枝..铃空间分布合理。

6.9515日喷施脱叶剂,达到理想机采效果,保证棉铃全部吐絮。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九圣禾M1115

选育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九中禾棉种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辽棉35/九棉研Z2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8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82.7cm第一果枝节位5.3节,始果节位高度20.4cm果枝台数7.6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2个,单铃重5.7g,籽指9.9g,衣分42.3%霜前花率98.8%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5.1,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4.0,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9mm,比强度33.5cN/tex,马克隆值4.2,整齐度指数86.4%伸长率5.9%,反射率80.0%,黄度8.1,纺纱均匀性指数169.0,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401.8kg皮棉亩产170.3kg,霜前皮棉亩产168.3kg,分别比对照增产6.8%7.2%7.3%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00.1kg皮棉亩产169.2kg霜前皮棉亩产168.9kg分别比对照增产5.9%6.5%6.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正常年份以41020日播种为宜。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1.4—1.5万株。3.宽膜植棉,达增温保墒效果,采用滴灌灌溉方式。4.采用全层施肥,生育期内遵循棉花需肥规律,掌握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前期和中期加强肥水管理,适当补施微量元素肥料,后期合理控制肥水,促壮苗早法,提高成铃率,防止贪青晚熟。停水时间应据当地910月温度和降水预测,适时停水。5.注意适时化控,苗期轻控,促早发,打顶后亩用DPC 810g,根据长势酌情增减,塑造理想株型,达到枝铃空间分布合理。6.9515日应用脱叶剂,达到理想机采效果,保证棉铃全部吐絮。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新农大棉28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新农大棉4×0825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17.5天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III式果枝株高75.0cm第一果枝节位5.5节,始果节位高度31.3cm果枝台数8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偏小,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5个,单铃重5.9g,籽指9.6g,衣分41.8%霜前花率100.0%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2.3,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7.5,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5mm,比强度33.2cN/tex,马克隆值4.0,整齐度指数86.9%伸长率5.8%,反射率80.4%,黄度8.8,纺纱均匀性指数169.0,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406.6kg皮棉亩产172.4kg,霜前皮棉亩产170.3kg,分别比对照增产6.73%7.18%7.04%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10.4kg皮棉亩产171.6kg霜前皮棉亩产171.4kg分别比对照增产8.6%8.1%7.9%

栽培技术要点:1.种植区域:该品系适合在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和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种植。2.适时播种:当膜下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一般北疆适宜播种期为41020日,适期早播,确保一播全苗。3.合理密植:该品系株型较紧凑,适合密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每亩1.41.6万株/亩。4.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在全层施肥基础上要进行配方施肥.适当追肥,重施花铃肥。5.适时适量灌水:6l0日前后滴头水,8月中下旬停水,滴水8l0次,每亩滴量2530m3/次。6.全程化调:化学调控要因时因地因长势化调,做到,一般全生育期化调45次。7.打顶及整枝: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5日打顶结束,结合水肥及化学调控,将株高控制在70~75cm左右。8.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注意对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早24

选育单位: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62×5516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0左右。植株筒型,株型半紧凑II式果枝株高82.3cm第一果枝节位5.1节,始果节位高度28.9cm果枝台数6.3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8.6个,单铃重5.4g,籽指9.9g,衣分43.4%霜前花率98.5%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8.9,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35.3,感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0mm,比强度33.4cN/tex,马克隆值4.4,整齐度指数86.1%伸长率6.1%,反射率80.4%,黄度8.6,纺纱均匀性指数150.0,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95.3kg皮棉亩产172.9kg,霜前皮棉亩产170.1kg,分别比对照增产5.1%8.8%7.5%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90.6kg皮棉亩产167.9kg霜前皮棉亩产16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3.4%5.7%5.4%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适宜播期为41020日。力争棉苗早壮。收获株数每公顷1822.5万株为宜。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测土配方,科学用肥,N.P.K比例适当,一般为1.0:0.4:0.2,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施标肥21002400kg/hm27080%P3040%N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施K肥和B/Zn等微肥。看天.看地.看苗把握好进头水和停水时间。要特别重视7月高温期间的灌溉。采取滴水量的上限和滴水间隔的下限。全程化调: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进行全程化调。一般在34叶期轻控,缩节胺1.57.5g/hm2;现蕾期,67叶期1522.5g/hm2缩节胺;初花期中控,见花前后4560g/hm2缩节胺;打顶后57天重控,缩节胺90120g/hm2,旺长棉田在7月底至8月初再进行补控,缩节胺90120g/hm2。适时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留果枝812台,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植物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好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吐絮集中,应及时采收。

适宜种植区域:早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3500℃3900℃之间的南、北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富全87

选育单位: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192×ZX109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7左右。植株塔型,株型紧凑II式果枝株高83.0cm第一果枝节位5.7节,始果节位高度31cm果枝台数8.4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偏大,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吐絮畅,单株结铃6.5个,单铃重5.8g,籽指10.2g,衣分42.8%霜前花率97.9%20212022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4.7,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4.0,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7mm,比强度31.0cN/tex,马克隆值4.1,整齐度指数86.2%伸长率6.5%,反射率78.0%,黄度7.5,纺纱均匀性指数160.7,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402.0kg皮棉亩产172.6kg,霜前皮棉亩产169.1kg,分别比对照增产6.2%7.4%7.4%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33.1kg皮棉亩产188.3kg霜前皮棉亩产187.4kg分别比对照增产7.8%11.4%11.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有利于培育壮苗,苗期管理以促为主2.加强花铃期肥水供应,有条件的滴灌地要保证匀水匀肥,不脱水,促使多结铃3.该品种对缩节安不敏感,对旺长棉田提早化控,并可适当加大用量,苗期缩节安化控宜少量多次使用。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源棉23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陆中9×中棉所3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7左右。植株塔型,株型半紧凑,未写果枝株高89.9cm第一果枝节位5.6节,始果节位高度20.5cm果枝台数8.6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偏小,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6.5个,单铃重6.5g,籽指11.3g,衣分42.1%霜前花率100.0%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16.7,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1mm,比强度31.7cN/tex,马克隆值4.1,整齐度指数86.2%伸长率7.2%,反射率78.0%,黄度8.9,纺纱均匀性指数165.2,达到II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443.5kg皮棉亩产187.3kg,霜前皮棉亩产18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5.8%14.6%14.6%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456.9kg皮棉亩产187.6kg霜前皮棉亩产187.6kg分别比对照增产13.7%10.9%10.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一般在41015 日播种较适宜。

2.合理密植:亩收获株数 1.31.5 万株左右,要求棉株均匀。3.合理化控:源棉23号生长稳健,三至四叶期进行第一次化控以后每长34片主茎叶化调一次,用量根据棉苗长势灵活掌握。4.合理肥水:要求全层施肥,亩施标准肥150公斤左右。滴灌棉田全生育期滴水810,用水量300方左右;常规灌棉田全生育期灌水34,用水量400450方左右。5.适时早打顶:单株留9台果枝左右北疆棉区7月初开始,75日结束;南疆710日结束。6.综合防治病虫害:对危害重的棉花蚜虫棉铃虫等害虫,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虫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防治,控制害虫的蔓延扩散,尽量避免大面积用药,保护利用天敌,减少农药用量和次数,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适宜种植区域:早中熟机采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东疆棉花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锦絮16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自育品系KY1132×自育品系Q155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5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102.0cm第一果枝节位3.3节,始果节位高度12.9cm果枝台数10.8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洁白,吐絮畅,单株结铃8.2个,单铃重3.4g,籽指12.1g,衣分32.5%霜前花率99.6%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4.3,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10.5,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40.0mm,比强度47.5cN/tex,马克隆值3.8,整齐度指数90.3%伸长率6.0%,反射率76.5%,黄度8.0,纺纱均匀性指数234.0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41.6kg皮棉亩产109.7kg,霜前皮棉亩产109.5kg,分别比对照增产10.16%11.82%11.80%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18.5kg皮棉亩产103.2kg霜前皮棉亩产102.8kg分别比对照增产5.08%9.90%9.71%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播期一般为45~15日,播种密度1.61.8万株/亩左右,力争棉苗早壮。2.施肥:测土配方,施足底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酌情喷施叶面肥和B/Zn等微肥。3.灌水: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100110 cm左右。4.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金海5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海17×金丰350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7左右。植株筒型,株型松散,零式果枝株高90.5cm第一果枝节位3.2节,始果节位高度25.6cm果枝台数11.45台。叶形为掌形到指形,叶片中等偏大,深绿色,铃形卵形,絮白色,吐絮畅,单株结铃9.1个,单铃重3.6g,籽指12.3g,衣分32.8%霜前花率99.6%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4,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9.8,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40.0mm,比强度43.0cN/tex,马克隆值4.0,整齐度指数89.4%伸长率6.4%,反射率6.5%,黄度7.7,纺纱均匀性指数224.0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57.1kg皮棉亩产117.4kg,霜前皮棉亩产117.1kg,分别比对照增产15.2%19.7%19.6%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12.1kg皮棉亩产102.7kg霜前皮棉亩产102.7kg分别比对照增产3.0%9.4%9.7%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适期早播,适播期为45—15日,保苗每亩1.31.5万株为宜2.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开花前喷施硼肥,开花后适当增加钾肥的使用量3.全生育期滴灌滴水810次,原则上应适当延迟最后一水的停水时间(8月末停水为宜)4.依棉田长势,适时.适量化调,株高控制在100cm左右为宜。长丰21号生长稳健,头水及6月中旬以后需勤控.塑造壮苗株型。5.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测报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预防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的大面积发生。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锦絮8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自育品系3371×自育品系122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5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8.8cm第一果枝节位3节,始果节位高度12cm果枝台数11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椭圆形,絮洁白,吐絮畅,单株结铃8.4个,单铃重3.4g,籽指12.2g,衣分31.6%霜前花率99.4%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8,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9.3,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9.1mm,比强度43.2cN/tex,马克隆值4.0,整齐度指数88.0%伸长率5.6%,反射率78.8%,黄度7.8,纺纱均匀性指数224.0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17.8kg皮棉亩产103.8kg,霜前皮棉亩产103.1kg,分别比对照增产8.9%10.0%10.0%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12.4kg皮棉亩产98.5kg霜前皮棉亩产97.9kg分别比对照增产3.1%4.9%4.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播期一般为4月上中旬,覆膜播种,中等肥力地块保苗1.41.6万株/亩左右。2.施肥灌水:测土配方,注重施用有机肥,可用尿素.滴灌专用肥.磷酸二氢钾微肥配合随水滴施。3.根据棉田长势,综合运用水肥调控,株高控制在 100 cm 左右。4.综合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2025年   号

品种名称:锦絮15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自育品系4319×自育品系15011

其它地方审定情况:

是否转基因品种:

特征特性:从出苗到吐絮约127左右。植株筒型,株型紧凑,零式果枝株高99.4cm第一果枝节位2.9节,始果节位高度12.4cm果枝台数11.4台。叶形为掌形,叶片中等,中等绿色,铃形卵形,絮洁白,吐絮畅,单株结铃8.1个,单铃重3.5g,籽指12.1g,衣分32.3%霜前花率99.8%20222023年转基因检测为非转基因,枯萎病病指3.9,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指9.1,高抗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40.5mm,比强度45.5cN/tex,马克隆值3.7,整齐度指数90.4%伸长率6.0%,反射率77.7%,黄度8.0,纺纱均匀性指数237.0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籽棉亩产368.7kg皮棉亩产119.8kg,霜前皮棉亩产119.4kg,分别比对照增产18.9%22.1%21.9%2023年生产试验,籽棉亩产322.1kg皮棉亩产103.8kg霜前皮棉亩产103.5kg分别比对照增产6.3%10.5%10.5%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密度:播期为4515日,播种密度1.61.8万株/亩左右;收获株数:1.41.6万株/亩左右。2.施肥灌水: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花铃期喷施叶面肥,后期结合灌水增施磷钾肥及微肥,提高成铃率。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 10 次左右,每次水量在2030m39月上旬停水,具体停水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及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后期脱肥受旱。3.依据棉田长势,合理化调,田间化调以为原则,株高控制在100110cm为宜。

适宜种植区域:长绒棉≧10℃活动积温均值范围4000℃4600℃之间的南、北疆长绒棉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大豆

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25年   号

作物名称:大豆

品种名称:新农豆2

申请者:新疆农业大学

育种者:新疆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吉育88×04B115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9天,比对照新大豆8号晚3.0天。株型半开张,结荚习性亚有限。平均株高82.1cm,主茎17节,有效分枝0.63个,底荚高度10.45cm,单株有效荚51.83个,单株粒数131.08粒,单株粒重25.63g,百粒重18.35g,圆形叶,紫色花,棕色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强光,种脐黑色。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R)花叶病毒病,抗(R)灰斑病,抗(R)根腐病,抗(R)疫霉根腐病。品质检测结果:粗蛋白含量(干基)40.715%,粗脂肪含量(干基)20.26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春大豆中早熟组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1.965千克,比对照新大豆8号增产12.29%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6.59千克,比对照增产3.59%

栽培技术要点:1.在北疆早中熟春大豆产区种植,翻地前亩施磷酸二铵812千克,硫酸钾1215千克。4月上.中旬机械经量点播,行距3050厘米,亩保苗2200025000株。始荚期期灌头水,同时亩滴施尿素810千克,二水酌情亩滴尿素58千克。旺田化控12次。酌情灌水46次,每次亩滴水量4550方。喷施叶面肥23次。2.严禁在重茬地和迎茬地种植。在曾经多年种植过大豆的地块,注意防治根腐病。预防风险措施:不种在根腐病发病的地块。

适宜种植区域:≥10℃积温均值范围25003300℃的北疆大豆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25年   号

作物名称:大豆

品种名称:新振豆15

申请者: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MS1×新大豆23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4.5天,比对照新大豆 23 号晚2.5天。株型收敛,结荚习性亚有限。平均株高74.15cm,主茎16节,有效分枝2.8个,底荚高度16.5cm,单株有效荚52.51个,单株粒数127.41粒,单株粒重23.25g,百粒重18.31g,披针形叶,紫色花,棕色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黑色。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中抗(MR)花叶病毒病,中抗(MR)灰斑病,中抗(MR)根腐病,中抗(MR)疫霉根腐病。品质检测结果:粗蛋白含量(干基)37.65%,粗脂肪含量(干基)22.18%

产量表现:20222023两年春大豆中熟及中晚熟组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33.015千克,比对照新大豆 23 号增产5.37%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0.23千克,比对照增产5.31%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种植,不重茬和迎茬大豆; 5cm 地温稳定在810促墒播种,3540cm行距,亩播种量6.57kg,亩保苗2.02.2万株。肥料投入主要在花荚期鼓粒期,亩施三料素15kg,尿素15kg,钾肥6kg;中耕除草,开花期进头水,结荚鼓粒期保持田间湿润,生育期酌情灌水1012次,水方数380420方,于花荚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钼酸铵硫酸亚铁多元微肥等,黄熟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积温均值范围28003600℃的北疆大豆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25年   号

作物名称:大豆

品种名称:新振豆7

申请者: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

育种者: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吉育86×新大豆8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2天,比对照新大豆234.0天。株型收敛,结荚习性亚有限。平均株高74.39cm,主茎18节,有效分枝0.78个,底荚高度12.95cm,单株有效荚35.52个,单株粒数101.11粒,单株粒重22.48g,百粒重22.23g,披针形叶,紫色花,灰色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黄色。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R)花叶病毒病,抗(R)灰斑病,抗(R)根腐病,中抗(MR)疫霉根腐病。品质检测结果:粗蛋白含量(干基)40.74%,粗脂肪含量(干基)19.18%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春大豆中熟及中晚熟组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36.05千克,比对照新大豆23号增产5.6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1.62千克,比对照增产5.31%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种植,不重茬和迎茬大豆; 5cm 地温稳定在810促墒播种,3540cm 行距,亩播种量6.57kg,亩保苗2.02.2万株。肥料投入主要在花荚期鼓粒期,亩施三料素15kg,尿素15kg,钾肥6kg;中耕除草,开花期进头水,结荚鼓粒期保持田间湿润,生育期酌情灌水1012次,水方数380420方,于花荚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钼酸铵硫酸亚铁多元微肥等,黄熟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积温均值范围28003600℃的北疆大豆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25年   号

作物名称:大豆

品种名称:合农138

申请者: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育种者: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品种来源:合丰55×合农71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8天,比对照新大豆8号晚2.0天。株型收敛,结荚习性亚有限。平均株高87.715cm,主茎14.4节,有效分枝1.22个,底荚高度10.16cm,单株有效荚51.62个,单株粒数129.485粒,单株粒重21.4g,百粒重16.525g,圆形叶,紫色花,棕色毛。籽粒圆形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黄色。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R)花叶病毒病,抗(R)灰斑病,抗(R)根腐病,抗(R)疫霉根腐病。品质检测结果:粗蛋白含量(干基)37.13%,粗脂肪含量(干基)20.87%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春大豆中早熟组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51.26千克,比对照新大豆8号增产11.9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9.08千克,比对照增产4.3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墒翻耕,施足基肥,犁地前亩基施尿素67公斤磷酸二胺1520公斤硫酸钾89公斤,翻耕深度不少于30厘米。2.适播期以5厘米土层日平均地温10持续5天为标准。北疆春播大豆适播期为4月中旬至5月初。3.春播大豆苗期蹲苗时间2530天,期间重点做好蓟马地老虎等虫害防治。苗期中耕23次,4.全生育期滴水1112次,滴肥89次,灌水量385450立方米,亩滴灌追施尿素404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525公斤;花荚期时如遇干旱天气,建议补水,促进大豆结荚和鼓粒。

适宜种植区域:≥10℃积温均值范围25003300℃的北疆大豆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25年   号

作物名称:大豆

品种名称:新振豆8

申请者: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九农25×公交93142B28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22天,比对照新大豆234.0天。株型收敛,结荚习性亚有限。平均株高74.39cm,主茎14.1节,有效分枝0.8个,底荚高度3.4cm,单株有效荚37.87个,单株粒数101.11粒,单株粒重21.88g,百粒重21.64g,披针形叶,白色花,灰色毛。籽粒圆形形,种皮黄色.无光,种脐黄色。经鉴定该品种为非转基因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经田间鉴定显示,抗(R)花叶病毒病,抗(R)灰斑病,中抗(MR)根腐病,中抗(MR)疫霉根腐病。品质检测结果:粗蛋白含量(干基)38.3%,粗脂肪含量(干基)20.355%

产量表现:20212022两年春大豆中熟及中晚熟组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37.635千克,比对照新大豆23号增产6.12%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9.62千克,比对照增产7.58%

栽培技术要点: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种植,不重茬和迎茬大豆; 5cm地温稳定在810促墒播种,3540cm行距,亩播种量6.57kg,亩保苗2.02.2万株。肥料投入主要在花荚期鼓粒期,亩施三料素15kg,尿素15kg,钾肥6kg;中耕除草,开花期进头水,结荚鼓粒期保持田间湿润,生育期酌情灌水1012次,水方数380420 方,于花荚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钼酸铵硫酸亚铁多元微肥等,黄熟期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10℃积温均值范围28003600℃的北疆大豆种植区。

评审意见: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大豆)组第次会议讨论,通过初审。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