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官网网站!

2024年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8-20 11:00 信息来源: 计财处 浏览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提出,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围绕“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重点任务抓落实,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力争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2.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资金用于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共涉及六方面,分别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支撑与公共服务

3.项目实施情况

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政策实施整体情况较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现代种业振兴、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奖补、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补助等政策内容符合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等重要工作部署,符合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以及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方向,通过各项政策任务的落实,加快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较好支撑。

4.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

2024年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全年预算总额85864.38万元,其中:年初安排预算63043.00万元,年中追加预算22821.38万元,资金到位率100.00%。当年资金支出总额为78299.75万元,预算资金执行率为91.19%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

着眼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区发展条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围绕“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大美乡村、提高农民素质为主要任务,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年度目标

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目标。二是确保全区不发生重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促进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自治区种业振兴,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着力培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动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范围

1.评价目的

通过对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开展政策绩效评价,对该资金执行中的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资源、资金投入管理、政策实施管理、政策实施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总结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围绕决策和管理寻找原因,有针对性提出优化改进建议,促进主管部门强化对该类型政策资金的监管、提高部门履职效率

2.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为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3.评价范围

共涉及6个方面,30个子项目,全年预算总额85864.38万元

(二)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和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思路

对自治区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方向进行整合和分类,综合考虑资金支持力度以及政策的连续性,确定重点评价范围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等方面

2.评价重点

本次政策绩效评价从政策文本入手,在对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制定背景、依据文件和实施资料等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围绕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政策绩效评价,按照“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效果”的逻辑路径建立本次政策评价的指标体系共设置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41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15%、25%、60%,二、三级指标分别在上级指标权重范围内,按重要性原则设计分值权重。绩效指标名称、指标解释、评价标准及分值权重设置等

(三)评价组织实施与评价方法

1.评价组织实施

绩效评价小组共计7人,其中专家3人,自2025年4月10日—6月16日共计67天,采取现场和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查阅基础资料、数据采集、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结论

(一)综合评价结论

项目共设置绩效目标41个,实现满分目标28个,得分率90.84%;该项目最终评分结果为90.84分,绩效评级为

(二)指标分析

1.决策指标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内容,设立项目政策依据充分,程序规范。

2.过程指标分析

2021-2024年期间,自治区财政安排预算269975.88万元,分年度分别为58025.00万元、63043.00万元、63043.00万元、85864.38万元,资金到位率均为100%。项目资金使用和审批程序、手续均完整,但少部分项目资金用途管理不够精细化等问题。

3.产出指标分析

项目组织实施期间,新疆小麦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1702.88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1755.15万亩,增长幅度为9.92%。2024年完成农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8.8%。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2%。自治区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项目立项20个,完成18个,延期2个。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表型鉴定数量目标是2万份自治区救灾备荒种子数量目标是6,500吨的目标,对全区40个试验站开展实地验收工作,合格29个,不合格11个。2024年支持10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完工率为61.54%4个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完工率为63.63%。及时完成乌什县地震后救灾减灾资金拨付工作

4.效益指标分析

新疆小麦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稳中有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全区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按照自治区党委推进“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2024年新建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4个,新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3: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加快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现代技术装备水平和精深加工水平。种质资源保护有力,育种创新成效持续显现。持续提升“品味新疆”品牌影响力。

四、项目实施成效

(一)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小麦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1702.88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1755.15万亩,增长幅度为3.07%;小麦总产量从2021年的639.75万吨增长到2024年的703.20万吨,增长幅度为9.92%。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自治区农产品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等工作推进确保了全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区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支持发展乡村产业。按照自治区党委推进“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累计新建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31个,新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3: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2024年向农业农完成了33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工作。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加速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持续提升“品味新疆”品牌影响力。

五.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目标设置不够全面,缺乏引导、约束和控制作用自治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年度设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不够细致,对各项农业发展事业的任务目标缺乏引导、约束和控制作用。

(二)部分项目资金使用范围管理不够精细化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对专项资金使用范围认识不清,存在部分资金的使用与农业生产发展联系不够紧密。

(三)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不够规范,政策要求落实不到位

1.自治区耕地地力补贴政策执行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基层单位核实补贴作物面积等工作时间较长,造成补贴兑付时间不足。二是地方财力有限,在播种面积超预期的情况下,部分县市难以补齐达到预期补贴标准。三是部分县市未按要求在政府网站或官方媒体平台公开公示耕地地力补贴资金发放结果。

2.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未能明确项目验收程序和验收要求,存在部分项目只对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建设的部分项目(设备购置)进行验收,未对园区项目整体进行验收。

3.部分县市承担主要农作物区域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站的技术经验有欠缺,建管能力不足。

4.部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实施进度缓慢。

六、相关建议

(一)细化和完善绩效总体目标任务全面反映农业生产发展的预期效益。建议将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提高绩效目标对各项农业发展事业的任务的引导、约束和控制作用。

(二)加大财务督导力度,强化资金使用过程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压实各部门单位的支出责任,硬化预算约束,通过绩效监控、项目调度、预算执行督查等措施,加快资金执行进度。

(三)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加强项目执行管理,确保尽快实现政策绩效目标。一是早谋划、强监管,提高补贴发放公开力度,确保补贴政策执行的精准度。二是加强对薄弱县市的工作指导,确保区试实验站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完善奖补资金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督促加快施工进度,强化项目后期运营管护工作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