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官网网站!

龟兹流韵绽华光——中华文化视野下龟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发布时间: 2024-06-12 11:35 信息来源: 新疆日报 浏览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银璐

乐伎怀抱琵琶,飞天凌空起舞。从在北京举办的“穿越千年——龟兹石窟艺术展”,到广州举办的“荟萃交融:古丝绸之路的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展”,再到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疆展区,龟兹及其石窟艺术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亮眼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在亲临新疆视察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新疆和全国一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在深入挖掘龟兹文化等遗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多重价值上,我区扎实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研究阐释、活化利用等工作,切实发挥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绿洲城邦担起安西都护府治所重任

坐落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一带古称“龟兹”。在雄伟天山的庇佑、塔里木河的滋养下,龟兹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央政权有效治理西域的军政重地。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今天,透过葱郁绿洲、广袤戈壁、延绵高山、不息流水间的龟兹流韵,人们可直观、形象地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汉书·西域传》记载,“龟兹,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杅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东至都护治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汉代时龟兹是西域面积较大、人口最多的城邦,与西域都护府治所所在地乌垒城的距离不远。

今天,在库车市的皮朗村,有一座古代城址,它曾经是汉代的延城,唐代龟兹的中心伊罗卢城。这里出土了很多汉至唐时期的钱币和大量建筑材料,包括有典型中原特征的莲花纹石柱础、方砖、瓦当、筒瓦、板瓦等。

“故城周边有沙卡乌吐尔、伊西哈拉吐尔、阔空拜孜吐尔、柯西吐尔等多个烽火台遗址,这些唐代军事设施的存在证明了这座古代城址在当时规模较大、位置重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吴勇说。

除了遗存的古代城址和军事设施,在库车市友谊路砖室墓群遗址中还有许多带有典型中原丧葬形制和习俗的墓葬,专家判断墓主人中既有当时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龟兹贵族,也有从中原来到龟兹参与屯田守边的军士。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央政权对西域管辖的加强,中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也不断加深。

公元640年,唐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管辖范围最大时一度包括天山南北,跨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后来,唐为稳固治理又将安西都护府(后改称安西大都护府)迁到龟兹,并增设安西四镇,即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安西都护府的设立为保障丝绸之路交通要道的通畅,巩固唐时国家的西北边防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之后,龟兹经历政权与归属的更迭,但始终未曾放弃与历代中原王朝联络,比如在宋代曾先后遣使向中央朝贡十数次。

从史书上出现龟兹的记载以来,都会提及这里是资源富庶、商贸发达、人群往来密集的地方。龟兹所处的位置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的冲积平原,地形开阔,水资源丰富,有多条道路连接东西南北,因此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贸中心,云集了来自各国的商人。他们把中原货物通过河西走廊运到商品集散地龟兹,接着把货物转卖给聚集于此的各国商人,再经葱岭向西运往中亚、西亚、欧洲等地。

汉代中央政权在西域实行屯田前,龟兹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在汉军带来更先进的牛耕技术、多样的铁制农具、水利灌溉技术后,这里的农作物种类和产量得到极大丰富。《隋书·西域传·龟兹》记载“土多稻粟菽麦”,《旧唐书·西戎传·龟兹》记载“耕田畜牧为业……饶蒲萄酒,富室至数百硕”,《新唐书·西域传·龟兹》记载“土宜麻、麦、粳稻、蒲陶”……

作为交通要道,龟兹大量饲养骆驼、马、牛、驴、骡等牲畜,保障各地货物运输的便利以及唐守军的需要。据史料记载,驻守安西都护府的军队有两万余人,虽然有步兵和骑兵之分,但很多步兵也有马用,从马的供给量上可看出龟兹当时经济状况较好。

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兼收并蓄

自汉代起,汉语汉字作为官方语言文字在西域广泛推行,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沟通更便利、交流更顺畅,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记录汉代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带部下在交通要道修筑关亭、关隘稽查行人商旅过程的《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全文用汉字书写;龟兹铸造的汉龟二体钱币上兼有汉文、龟兹文的铭文;克孜尔石窟第222窟中有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的汉字题记;唐时大量中原僧侣来到西域,龟兹专门设置了汉文佛典译场,不少佛教场所的僧人们都流行用汉语诵读佛经。这些都表明中原文化对龟兹产生了深刻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大流动、大融合,促进了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互动。处在东西方文明交汇点的龟兹,汇集着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使者、多种宗教的传播者、从中原地区及其他地方迁居而来的各民族人群。多元文化在龟兹碰撞交流,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多种文化交融的特征。

而龟兹也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孕育出了无数为中华文明宝库注入活力与内涵的艺术瑰宝。

在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境内的6处遗产地中,有3处都位于古代龟兹地区:一是展现汉至唐时期军事防御系统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二是开凿于公元3世纪末、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的克孜尔石窟,三是新疆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建筑群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它就是龟兹曾经最大的寺院——昭怙釐大寺。

以克孜尔石窟为代表的龟兹石窟群,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成果,实证着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

“龟兹石窟现已经发现的有大小27处,共827个洞窟,这其中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库木吐喇石窟等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们对研究古代新疆地区的社会面貌、佛教在新疆的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有重要价值。”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说。

龟兹石窟艺术中包含的石窟建筑、壁画、造像等,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滋养,犍陀罗艺术、中原佛教艺术、本地特色艺术交融汇聚,闪耀着佛教文化在新疆传播、盛行的身影,对包括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国内石窟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

“壁画的题材和内容并不仅限于讲述佛教故事,也积极表现着古代社会民众的生活、习俗,甚至是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其中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自强不息、精进勤勉、信守承诺、奉献牺牲等。”苗利辉认为,壁画中的“鹦鹉舍身灭火”“大施抒海夺珠”“狮王舍身不失信”等都反映着当时人们正向的理念。

千年岁月流转龟兹再展新颜

“龟兹壁画中有丰富的歌舞艺术场景,这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记录。”苗利辉说,在壁画上可见的乐器有箜篌、琵琶、阮、鼓、箫等20多种,反映出当时龟兹乐的繁荣。

汉代以后,音乐舞蹈是西域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亮点。汉解忧公主与乌孙王所生的女儿弟史就曾被母亲送到中原学琴,弟史嫁给龟兹王绛宾后,又随夫入朝接受皇帝颁赐印绶,待他们要返回龟兹时,汉宣帝专门“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

唐代宫廷乐创作吸纳了大量来自西域的音乐元素,龟兹乐就是宫廷乐“十部乐”的四夷乐之首,随着音乐的注入,乐器的融合也随之形成,羌笛、唢呐、曲颈琵琶等乐器的合奏曾让长安乐迷叹为观止。

“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用寥寥数笔,就描绘出龟兹是一座极具传奇色彩的西域艺术之都。

乐舞不分离,在壁画上记录的龟兹舞约有十几种,比如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模拟舞、碗舞、飘带舞、鼓舞等。“壁画中的乐伎、舞伎大都是边奏边舞,乐器往往既是舞蹈的伴奏,又是为舞蹈表演增色的道具。”新疆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殷杰说。

千年岁月流转,“龟兹”二字虽已湮没于历史的更迭中,但这里的文化记忆没有被遗忘,而是由全体中华民族传承。

今天,在“库车”这个新名字下,在传承中扬弃、在传承中融合、在传承中创新,龟兹文化不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大型沉浸式歌舞艺术演出《杏花之约丝路龟兹》中,龟兹乐舞以传统的舞蹈姿态和现代的艺术表达,穿越千年,再展新颜,一次次赢得人们的惊呼与赞叹;

新疆丝绸路粤贸行数字经济研究院组织人工智能及数字领域专家,进行智能分析文创产品的研发方向,首创龟兹文化文创IP“龟兹宝宝”,让“龟兹”以更年轻、更国潮、更卡通的形态呈现,通过市场化推动文化遗产走入大众生活;

3月15日,《库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正式对外发布,未来十多年里,库车将在名城保护、民生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上持续发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强龟兹文化挖掘、研究阐释和遗址保护利用……

日前,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龟兹片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作和有关方案汇报,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龟兹片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新疆推进文化润疆重点工程。

目前,自治区文物保护部门正持续对龟兹石窟本体做保护性加固和修缮,整治保护区域周边的环境,做好石窟内壁画、造像等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和对外展示,充分挖掘、保护、传承好龟兹文化精髓,更好发挥其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实践中的作用,助推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龟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