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官网网站!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正确把握“四对关系”

发布时间: 2024-06-21 10:37 信息来源: 新疆日报 浏览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吴秀红 特聘教授 齐卫平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正确把握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关系,既是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十分迫切的现实工作问题。要以此为切入点,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决定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事物都既有性质上的共同性,即共性,又有特殊性,即个性。共性和个性是相互依存的,一方的存在、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发展为前提和条件。中华民族就是既包含共同性,又包含差异性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存在和发展以差异性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条件。同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个民族差异性的存在和发展以共同性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条件。没有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各民族的差异性就没有存在的条件;没有各民族的差异性,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便没有依托的载体。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二者的关系中,共同性起着主导作用,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处于支配地位。增进共同性就要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各民族都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创建安全的发展环境;各民族都要共同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互补互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民族都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各民族都要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创建优美生态环境。同时,要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真情实感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各族群众内心。

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各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提供了条件,而差异性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和谐,充满活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互联系,如果丢掉差异性,中华民族将丧失活力,甚至走向封闭和僵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和而不同”思想,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的就是差异性的存在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的哲理。只有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才能既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的整体利益,又能实现“多元”民族的具体利益。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要注意对各民族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保护、挖掘和传承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民俗文化特色村镇建设,在不断增进共同性的过程中,尊重各民族优秀文化,充分考虑各民族的具体利益。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具体方法。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正确处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在同一事物中,整体是主导,整体统摄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整体、是全局,各民族意识是部分、是局部,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并存不悖,也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优先地位。在具体实践中,各民族要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主干,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组成,中华文化包含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汇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学校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要分类分众、突出重点,抓好重点人群,如党员、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等,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的润化功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没有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各民族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文化特征。如新疆境内的石窟既带有西域佛教艺术风格,也具有中原佛教艺术风格,充分说明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早已融为一体,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坚决防止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构筑各族人民认可、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物质和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状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求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满足各族群众的物质需要,也要注重精神需要。既要解决好管“肚子”、富“口袋”问题,也要解决好富“脑袋”问题,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

要解决好最基本的管“肚子”问题,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注重发挥物质的作用,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创建良好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激发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潜能与斗志。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重视精神的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同样,经济社会发展也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为抓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研究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贯穿“五个认同”教育,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加强“四个共同”教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加大文旅事业的发展,满足民族地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只有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才能更加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各民族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根基,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