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官网网站!

阿拉尔 光伏板下种果蔬

发布时间: 2025-02-12 16:47 信息来源: 新疆日报   浏览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在这500平方米的光伏板下,能收获2吨左右的果蔬……”1月中旬,新疆国恒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飞,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阿拉尔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基地介绍着2024年试种成果。

近年来,阿拉尔市立足南疆光热资源禀赋和土地优势,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同时,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光伏+”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2024年,曾在光伏产业技术管理领域深耕多年的谢飞意识到,单纯的技术管理已难以契合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于是,他带领团队投身“光伏+种植”这一全新领域。

“我对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流程等较为熟悉,但面对‘光伏+种植’这一全新领域,一切需要重新学习。”谢飞说。

“光伏+种植”涉及农业、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实现转型,谢飞大量阅读农业种植、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和学术研讨会。通过不断学习,他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土壤要求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谢飞还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团场职工一起劳作,虚心请教种植技术,不断探索适合光伏板下种植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模式。

“光伏+种植”不仅是农业种植的延伸,更是光伏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谢飞说,通过优化光伏板的布局和倾角,在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利用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为农业灌溉、温室大棚等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目前,大棚产生绿电量8.46万千瓦时,漂浮式光伏发电量6.86万千瓦时;大棚果蔬年产量预估芹菜1000公斤、西红柿800公斤、草莓600公斤、生菜580公斤。

2024年,总装机容量1.52兆瓦的“光伏+种植”示范区,减少燃煤消耗48.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7.5吨。

“我们现在有6座大棚,下一步,将加大在‘光伏+’领域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光伏与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融合模式,打造更多示范项目。”谢飞说。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