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水生野生动物 共建和谐家园——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11月12日,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的“2025年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启动仪式”在乌鲁木齐盛贝特海洋水族馆隆重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门、市民群众、新闻媒体等80余人参加。
.png)
本次宣传月以“关爱水生野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旨在为进一步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法规及科普知识,提高全社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学观,增强公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营造社会关爱水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启动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布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驻足观看。展板系统介绍了分布在我区的28种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如扁吻鱼、塔里木裂腹鱼、新疆裸重唇鱼、高体雅罗鱼等)的生物学特性、生存现状、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
活动现场,由自治区水产发展中心专家胡江伟详细讲解“新疆特有保护鱼类科普知识”;主持人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市民代表宣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倡议书。呼吁全社会从自身做起,不食用非法捕捞渔获物、不购买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不破坏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同时还将在学校、渔区、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水生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水域分布,水生生物资源具有独特性,孕育了一批特有的鱼类资源,是我国优良的鱼类种质资源库。根据科学调查,目前在新疆生活的鱼类有88种,其中土著鱼类4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新疆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新疆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近年来,我区通过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加大禁渔执法力度、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大力推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严格落实行政许可制度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水平。
-20251114184000754.png)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