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水科所开展濒危土著鱼类人工繁育工作
清明时节农事忙,繁殖鱼苗好时节。自2024年4月初以来,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科研基地陆续开展了国家Ⅰ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扁吻鱼(俗称“大头鱼”)、自治区Ⅰ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准噶尔雅罗鱼、自治区Ⅱ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高体雅罗鱼,以及土著特有经济鱼类河鲈、欧鲶、梭鲈等鱼类的人工繁育工作。
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技术团队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实施人工催产,获取了受精卵,为后续繁育鱼苗打好基础。
为确保受精卵顺利孵化并培育出健康鱼苗,技术团队提前做好亲鱼催产和苗种培育方案。扁吻鱼需要7-8年才能达到性成熟,团队这次成功采集到两批扁吻鱼受精卵,总计100.7万粒。
同时,团队还成功培育准噶尔雅罗鱼水花50万尾,于4月13日顺利下塘,标志着准噶尔雅罗鱼人工繁育工作的出苗阶段顺利完成。
目前,扁吻鱼的受精卵仍在循环水车间内的新型设备—麦氏孵化器中继续培育。该孵化器采用先进的恒温控制技术,确保受精卵在最佳温度条件下发育,极大地提高了孵化率。
下一步,自治区水科所(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技术人员将持续做好新疆土著特有鱼类各阶段的苗种培育工作。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依托先进的技术设备,积极探索和研究更多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注入新活力和动力,为保护新疆水生野生动物和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作出更大贡献。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